返回第四十一章:薛霸的见闻(第1/3页)  传奇知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可能,要是你真的只听到了一点点,根本不会被诬陷成死罪,真明显是灭口要是还不说实话,本县怕也救不了你了”风满楼说道。

    不信,风满楼绝对不信,薛霸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秘密,只是估计薛霸担心自己和他们是一伙的,所以有所保留。

    刘都头说道:“快说,你瞒得了别人,能瞒得了风大人”

    薛霸犹豫了一下,见风满楼似乎要转身离开的样子,连忙说道:“我说,我说”

    却原来,当天他们商量的事情,那个盟约的名字,叫做金匮之盟。

    太祖在位期间的建隆二年,杜太后病重,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杜太后是太祖,当今官家,魏王他们的生母。杜太后也知道自己活不长了。

    这时候,身边有个服侍的太监,叫做肖宗训,就对杜太后说,官家之所以黄袍加身,轻易坐上龙椅,是因为前朝的皇帝年幼,不能打理国政的缘故。太祖虽然现在年纪还不大,而且也有了几位皇子,但是最大的皇子才十来岁,要是官家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朝中无人打理国政,大宋朝就有被人颠覆的危险。前朝就是前车之鉴

    本来这时候太祖也不过三十五岁,而且还有四位皇子,长子已经十岁,很快十一岁了。就算再过十年,长子赵德昭也应该有二十岁出头,根本没可能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

    但是杜太后最疼爱的,还是自己的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最疼爱的,就是二儿子,赵光义。肖宗训的这一番话,似乎是给杜太后打了一针强心剂。于是,杜太后临终的时候,便将宰相赵普招入了皇宫。

    当时在场的人,除了杜太后,太祖,赵普之外,一旁服侍的人当中,就只有太祖的贴身太监王继恩,以及服侍杜太后的肖宗训。

    杜太后问太祖道:“皇上,你知道大宋朝的江山,是怎么得到的吗”

    赵匡胤当时觉得奇怪,怎么母亲临死的时候,问这些话,连忙说道:“全靠了祖宗的荫德,以及太后的积德,才有大宋朝的今天”

    杜太后说道:“不是之所以有咱们大宋朝,是因为大周皇位乃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坐上的缘故,主少臣疑的局面,大家才黄袍加身,让你做了皇帝。加入当时大周的皇帝是一位成年的君王,你觉得你还有机会吗”

    太祖顿首,默然不语。

    杜太后继续说道:“加入你以后将皇位传给光义,然后光义再将皇位传给廷美,廷美再传你的皇子,那时候咱们大宋朝就不会出现这般的局面了”

    太祖正犹豫,却见太后咳血不止,大有死不瞑目的样子,太祖一时心软,便连连点头答应。

    杜太后对赵普说道:“既然太祖答应,那你们在座的各位,都要记得今天的话。”于是,让赵普写成了盟约血誓,太祖当场签字之后,锁在了一个金柜子里面,因此这份盟约,被称为金匮之盟,也叫做金柜之盟。

    风满楼听完,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薛霸连忙说道:“是那个被称作太公的老头子亲口说给他们听的被小人给偷听到了”

    “好个肖宗训,这是效仿春秋时期的吴国王位传承执法,殊不知,后来却是发生了专诸刺杀王僚的故事”风满楼忍不住的感叹。

    “那肖宗训怎么会在余杭出现”风满楼继续问道。

    却原来是赵普的功劳了。赵普因为和当时的晋王赵光义不合,便向暗中阻止金匮盟约的事情。本来想暗中毁掉盟约,于是肖宗训便趁机逃出了皇宫,在赵普的帮助下,来到了余杭。这些余杭的官员们,也是借助赵普的权势安排的。

    风满楼说道:“既然如此,怎么赵普没有拿到盟约”

    薛霸道:“听那个肖宗训讲,是因为肖宗训讲盟约保护得很好,而且威胁赵普,要是被逼急了,就将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