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相爷私访(求推荐票)(第1/2页)  传奇知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风满楼得了字以后,沈相爷还是第一个称呼自己字的人,其实,不但是显得亲切,还是以长辈自居。

    面对这样一个老者,先不说人家的官位有多大,就是这个年纪,称呼自己一声兴仁,也不为过。

    却听沈伦继续说道:“兴仁,你可知道本相离京时,官家是怎么交代的吗”

    风满楼连忙起谦虚谨慎的说道:“下官不知,请相爷告知”

    沈伦顿了顿,打起精神说道:“官家说,这个风满楼,听了元侃和元佐的叙说,倒也是一个聪慧之人,而且难得的是,为官清廉,造福一方,是个可造之才。”

    当然,官家这是在表明态度,决定要抬举一下风满楼,风满楼也不是狗坐轿子,不识抬举的人,连忙说道:“官家如此眷顾,实在让微臣诚惶诚恐”

    其实,官家真正的意思,恐怕不是两位王爷怎么说,就怎么认为的,还是风满楼帮助官家拿到了最致命,也最重视的盟约内容,当然,这些是不能公开说出来。只好委婉的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了。

    却听沈伦说道:“官家说了,余杭知县风满楼说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说得很是实在。还让朝廷在邸报上印上了这句话,让大宋的官员们,都向兴仁学习。”

    风满楼一听,这是何等的看得起自己啊,哦,不是,应该说是殊荣才对,不过,应该没这么简单,先是给自己几个枣,接下来的,便是大棒了。

    风满楼连忙问道:“官家还有话没交代相爷转达的么”问完这句话,风满楼感觉很冒失,毕竟沈伦转达官家的话,自然会接着说下去。

    却听见沈伦说道:“当然有了。官家私下对本相说过,让本相转告于兴仁,戒骄戒躁,好自为之”

    风满楼连忙表态道:“谨遵皇上旨意”

    沈伦点了点头,这年轻人倒还是值得看重的,一时对风满楼倒也非常喜欢,说道:“官家还交代本相一个任务,就是在余杭看看,到底兴仁是否真的造福一方”

    风满楼连忙说道:“下官这就陪相爷出去走走”

    沈伦连忙说道:“不用了,兴仁你还是去处理公务吧,快上衙了。本相出去随便走走”

    风满楼知道这是要私下了解,要是有自己陪同的话,是怕听不到真实的,看不到真实的东西。

    这番谈话结束,风满楼很知趣的没有打扰沈伦,沈伦自己用完早餐,便换上便服,叫了一个侍卫,准备出发了。

    沈伦,原名沈义伦,因为要避讳官家的讳,便改为了沈伦。乃是大宋朝的开国功臣。沈伦为官,一生清廉,生活简朴,言行谨小慎微。当新贵们纷纷营造宏丽的新居,他的住房虽卑陋但不进行修缮。开宝六年五月,宋太祖派官督工按设计图为他营造新居时,他还是要求建造较狭小的房屋。

    而且,沈伦还比较关心民间疾苦,宋史记载:沈伦使吴越还,请以扬、泗军储百万余斛贷饥民,朝论难之。伦曰:“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致丰稔,岂复有水旱”得请乃已。

    这是记载的沈伦在建隆年间,出使吴越时,途中见到淮南扬州、泗州发生饥荒,饥民饿死不少,在他归朝后的力请下,宋太祖下诏淮南地方进行赈济。

    沈伦还有一个本事,便是擅于授徒。其中便有少时,以讲学授徒为生。

    先说沈相爷换了一声便装,带了一个侍卫,看上去就是一个一般的老者。径自从衙门的侧门出了县衙,到了余杭街市。

    此刻的余杭,倒也繁华,毕竟是望县,人口众多,商业也算是繁荣。走了不久,便见到不远处,便见到卖早点的摊子,纷纷攘攘,好不热闹。

    在一个卖早点的摊位前,沈相爷找了个位置坐下,因为在县衙已经吃过早点,这下便随便点了一点,只是为了有个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