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奇案千秋文之士子哗变(第1/2页)  命运大主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神龙元年,无忧国新皇登基,天下升平,海河清宴,刚好赶上了三年一次的无忧国秋闱科考。

    无忧国数十万读书人,十余年埋首苦读,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通关,一次次的取得功名,最后能够来到无忧皇城参加秋闱的一千零八人,都是各地连过三关的举人老爷。

    无忧城莫愁湖畔的贡院和文圣庙比邻而居,沿湖分布着各种商店,酒家,客栈,更多的是风流场所,秋闱期间,莫愁湖极其热闹。

    深秋的无忧城刚刚结束三年一度的秋闱,往届此时的莫愁湖畔众多商家青楼妓寨,都会点起更加流光溢彩的灯笼,迎接考试结束放纵的举子们。

    可是今年莫愁湖畔冷冷清清,大不如前,商铺都灭了灯,亮着的灯笼也只有文庙门前的两盏。

    此刻文庙的大门洞开,看庙的守更人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大堂上的文圣像没了踪影,更加让人无语的是仅一街相隔的考场贡院。

    贡院大门上悬挂的牌匾,不知道什么时候上面的贡院二字被人改成卖完,旁边的放榜公告栏被人推倒一边,上面的红纸做成的皇榜被人撕得粉碎,守门的官差也不知道跑去哪里了,这些怪事都源于放榜当天的一个谣言。

    看榜的士子中有人说今科秋闱,有人泄题,进士头三名更是被人内部购买了,一开始这些看榜的读书人自然不信这空穴来风的谣言。

    可是,他们一看皇榜一甲进士头三名,竟然是方兰吴璧王宗轩三人,当时就确信这谣言属实。

    因为,看榜的人中,不少人都认识这三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没想到他们三个竟然中了进士,而且还是一甲前三名。

    那大字不识一个的吴璧还是一甲第一名进士,来日殿试结束之后就是状元公了,众人结合眼前的事实,知道这个谣言十成十是真的了。

    当天那些内心愤怒不已的举子,都自发的来到街上游行示威,希望得到合理的解释,没中进士的希望中进士,中了进士的希望得到前三名的荣耀。

    可是官府没有任何回应,盛怒的千余人把考场贡院牌匾改成卖完二字,更加过分的是把财神像和文圣像一起抬着上街游行示威。

    无忧城太傅兼巡城左都御史董承把这件事情报了上去,这封奏折的内容惊动了高坐皇城大内的新任无忧王,读书人是国家的基石,是朝堂官吏的补充血液,要是处理不好,不仅让天下读书人寒心,更是会动摇国家的根本。

    “臣巡城左都御史董承拜,士子举报,今科秋闱泄题,副主考赵晋安受贿黄金六百两,出卖进士功名,阅卷官王日天,方铭同流合污,主考官知情不报,千余名士子哗变游街,民愤难平,有士子把财神像和文圣像一起抬着游街,更有人把考场贡院的贡院二字改成卖完,寓意进士功名有钱就可以买到,十年苦读又有何用。”

    无忧王看完奏折龙颜大怒,命令刑部尚书葛天鄂会同礼部尚书郭崇尧共同审理此案,务必给千余名士子一个满意的交代,平息天下读书人的怒气。

    刑部大堂上高坐三人,主审刑部尚书葛天鄂,两侧是巡城左都御史董承,吏部尚书郭崇尧。

    大堂下面跪的就是副主考官赵晋安,阅卷官王日天,方铭,三人对贪污受贿,出卖功名的事情当然是矢口否认,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搞不好还会抄家灭族的大罪。

    刑部尚书葛天鄂不知道处理过多少这种案子,一听三人竟然否认罪行,当即命令左右衙役动了大刑,他知道这个案子必须要有人认罪,要不然天下必然多事,陛下也希望赶紧结案,平息读书人的怒气。

    三人被葛天鄂的大刑打的是皮开肉绽,一条命仅剩下了三分,他们也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就老老实实的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三人交代,他们共的黄金十五锭,每锭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