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这两个人是长得真的像,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果然
“老高,真是麻烦你了,让你大半夜的这么折腾。”景天择很显然和此人十分的熟识,上前打着招呼道。“高在这次探险中表现的很不错,也多亏了他的专业知识,才给我们的队伍指明了道路呢!”
“那就好,我这不成器的儿子没有给你们添乱,我这把老骨头就很欣慰了。”高教授哈哈大笑了起来。“话说回来,你们这边最近应该很忙吧,看到你的这些师兄弟们和不少生面孔,既然如此,我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经过了几个时的研究核对,你昨天传过来的这段古文字,我已经破译完毕,这就给大家贴出来。”
“哦哦,原来他们果然是父子啊!”幽灵恍然大悟。
“长得这么像,不是父子就是兄弟,后一种明显不可能,自然就是前一种了呗。”凌云摇头失笑。“别打岔,咱们该干活了,不要因为我有记录你就犯懒,要知道,这种时候双重保险是必须的。”
“不用你废话啊!”
就这样,高教授将他翻译出来的译文随着通讯传了过来,并且由景天择贴了出来,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念道:“王鬻熊,率祝融族裔并周伐纣,战于牧野。经年,帝辛薨,周灭商”
不得不说,这段铭文真的颇具价值,可以说是极佳的填补了断代史当中关于周朝成立之初,楚人在这个关键时刻,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这样一个问题的空白。从从前的史料可知,与周文王姬昌所对应的那个年代,身为祝融后裔的楚国,已经颇具势力,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楚这个名称,楚人也主要生活在江淮流域。由于鬻熊与周文王关系很好,曾在周文王时期做过周国的掌火祭司,所以在周成王时期,周成王有感于鬻熊当年的贡献,封了鬻熊的后代熊绎为子爵,自此楚国才算真正建立。
但是凌云可是真不知道,原来鬻熊所率领的祝融族裔,竟然曾经帮助周人参与到武王伐纣的战争当中,甚至参与了最为关键重要的牧野之战。根据铭文的叙述,在武王伐纣,成功迫使纣王自~焚在鹿台之后,他就开始大肆的分封诸侯,但是自恃有功的鬻熊与手下的祝融族裔,不仅没有被姬发分封,反而还被要求向南迁徙,远离周王朝的统治中心。从字里行间之中,凌云可以读出当时楚人的怨气,但是他们并没有选择与周王朝开战,而是在不断的摩擦中,逐步南迁到了现在的江汉流域,也就是现在的荆州附近,而这些铭文,就是为了记录这些事件而留下来的。
但是,这份铭文却不止如此,它还给后来者留下了一个信号,首先,译文中说,九凤神火是火神的力量体现,万世不灭,现如今找到了更好的栖身之所,为了祝融族裔的未来,鬻熊之子熊丽下令将九凤迁出该祭坛,置于那个更好的栖身之所去供奉,置于原有的祭坛,则由九凤神女负责毁弃,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它来窃取九凤神火。
但是这一代的九凤神女,却没有完全按照熊丽的命令来行动,她擅自将祭坛的入口安放在了人迹罕至的神农架最深处,并且留下了这段文字来告知当年的历史,并且留下话来,说将来祝融族裔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国破家亡,为了给族群保留一个希望的火种,她决定留下这座祭坛,并且刻下这段只有九凤神女才能够唤出的密文,来告知九凤祭坛真正的藏身之处。
“居然是这样,当时的楚人看来是真的过得相当之艰苦啊,不仅生活困难,需要不断的南迁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江汉平原,还得不断应对周王朝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支民族能够成为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真的是相当的了不起。”凌云在记录完毕后,把笔撂在一边,评论道。
“可不是嘛,不过这姬发也真不是东西,楚先君对他们两代人都这么支持,到了最后居然连个封赏都没有,不仅没有封赏,还直接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