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 社会变革从今日始(第1/3页)  我来自天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牛角瑶山一带山路蜿蜒扭曲,但对于走惯了山地的这些广西土著而言,这地势行程也不过如此。

    太平军的队伍在大垌战胜清军后,各股造反求活势力辗转赶来投效,队伍陆续壮大有三分之一不止。

    从永安突围的两万多一点到龙寮岭大败后的一万七千人,再到现在的两万六千多人,只不过短短的十数天而已。

    随着时日的推移,这数目还在持续增长。

    夏诚骑着自己的白马,随着自己部队山道上缓慢前行。他将手下主力部队分成三股一部,即两营为一股,每股设一个师,为九百人。

    三股分别为为罗三炮,朱灿,卢盛自不必说,其手下各部各有增添,夏诚首先将周彪伍连带管制的普通俘虏添入罗三炮麾下,同时将周彪伍提为旅帅。

    周彪伍本土匪出身,也算得上打打杀杀的江湖人士,跟罗三炮的天地会众也应该合得来。

    朱灿治下则管辖其前营本部与花二白的左营,他们部众多是老拜上帝教会众,不易起矛盾,同时花二白应该也能服从朱灿的管治。

    卢盛这边的手下除却他的本部,夏诚则将于贵的右营本部(也是夏诚起家根本)中抽调半数交给了他,外再拨去俘获来半数的河北清军抬枪队伍,以及部分新到的补充兵员。

    除此三股人马,共计两千七百余人,余下不多部队经过抽调。

    于贵本人及另半数右营队伍,调至夏诚账下。

    除去调来的这半营右营老兵,再将半数俘虏来的河北抬枪队编入其内,同时补填新到兵员,计四百人,队伍交由崔拔指挥。

    而因旅帅要上报“吏部”备案,崔拔被夏诚绕了个弯,封为自封的“检校军使”。

    而于贵本人则任夏诚自封的“帐前检点使。”名义上指挥崔拔该部与夏诚的亲兵队伍李天成两部。

    也算是给了于贵一个假师帅,给了他这个“老叔”来找关系的面子,让其心里好受些的同时,也是将自己的安危交给了他,算是莫大信任。

    另外从俘虏的原乌兰泰手下炮手中找来了十几个人,外带各营中懂火炮的二十几人,将俘获来的劈山、虎蹲两种十几门火炮,建了一个四十五人编制的火炮队,归他亲自指挥。

    …………

    这太平军一路打头开路的队伍,是原先江湖上颇有名气的罗大纲,他在湘西、桂粤一带略有人望,除了他的部队本身能战之外。

    太平军高层也更希望他的江湖身份能吸引来那些沿途相识的天地会会众、会堂,饥民队伍等前来投效,壮大自身的力量,事实证明,这招颇有成效。

    一路行来,骑马的夏诚在路口、山涧险处等,隐约可以察觉到山上有零星的人在偷窥,山林间有人的存在,但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一路上在路口、山险等地段,已经见到了不少清军遗弃的旗帜、以及两三座被废弃的营盘,可见此处原本有清军驻守的,可实际上这些把守清军多系民壮土军,一见太平军大队朝自己驻守的地方要涌来经过,连旗帜营盘都来不及收拾,倒先自行溃散逃亡了。

    反正命就一条,头没了也不可能再长上,犯不上为清庭卖命,就算是为其战死了,所领的抚恤,经过层层盘剥,家人到手,也没几个钱。

    防守清军多抱此态度,可知这防堵效果只能是聊胜于无。

    此时的夏诚被突围时暂时拨调、作为归属前路先锋罗大纲指挥下的队伍,排在罗大纲主力部队之后。

    遇敌作战之事,尚轮不到他,暂时未经大战之前,只需跟着部队前行便是。

    这一路走的,简直跟游山玩水一般,若非此时身处乱世,夏诚心道,这高山茂林的,倒真可以算后世驴友行走游玩的好地方。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