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一一章、圣旨到(第1/2页)  瑾成毓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桓靖轻飘飘的声音,一下令所有人呆住,随后又都纷纷议论开了。

    听到这个名字,光远帝也意外了一下。

    他还以为桓靖会继续举荐与己交好的年轻将士,又或者举亲不避嫌地推荐尉迟默。

    光远帝捻了捻有些干燥的指头,西平县主啊他竟不知桓靖和夏侯家何时牵扯上了?

    忽然,有人抗声道:“齐王殿下实在是胡闹,哪有让一个小丫头随军出征的!”

    桓靖不慌不忙地道:“西平县主于金山一战成名,在京城早已是人尽皆知,她的本事如何,只怕羽林卫中许多男儿都自愧不如。”

    又一人朗声道:“王爷此言大谬,她不过是半道出家,并非出身名门,一个小丫头哪里配担当副将之职?”

    桓靖懒懒地抬了一下眼皮,仿佛往光远帝的方向看了一眼,轻轻笑道:“若是夏侯氏唯一的嫡女随军出征,对朝廷可是大大的好处,至少军饷上定不会短缺难道这样不好么,荀尚书?”

    方才问话之人一开口,众人便听出来是户部的荀尚书。

    被桓靖这么一噎,荀尚书脸上涨红,而桓靖似乎没打算就此收手,继续悠悠道:“是本王疏忽了,或许荀尚书是为自家孙子抱不平:为何一个小丫头片子能当副将,自己的孙儿却只能当个小兵,生死由命?”

    “王爷!”荀尚书气得浑身发抖,跌跌撞撞地退后一步,若没有别人搀扶,只怕已经摔倒在地。

    他的孙子荀安仝顶替了兰绮逸的杀人罪名,哪怕是顾及庆国公的怒火,陛下并未判死刑,却安排那孩子以小兵身份随军东征,可不就是将生死未卜么?

    偏齐王这时还当众提出来,难不成是要提醒庆国公,将来对他孙儿暗中“关照”?

    荀尚书气得胡子直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一直站在百官列首不发一言的左丞相、平原侯。

    这个时候,侯爷该出来说两句才是啊

    平原侯微微眯着眼睛,也在盘算着桓靖的态度。

    昨晚长公主府的事自然没瞒过平原侯府,从得知消息起,平原侯便试图与桓靖联络,却不得要领。

    这次难道齐王不准备保全自己的姐姐了?

    甚至,齐王想甩开自己的母族?

    否则,方才的当众举荐中,他也至少该举荐兰翰阳才对,怎么偏把一个丫头拉下水?

    见平原侯还在沉默不语,荀尚书有些绝望,最终怨气上涌,恶声道:“不过是个丫头片子,怎么有资格入行伍?”

    此言令桓靖脸色一沉。

    他转过头,冷冷地凝视荀尚书已经变得几近狰狞的面孔,“只不知,荀尚书将为国捐躯的华英郡主放在了什么位置?”

    荀尚书的脸色一下变得青惨,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既然齐王举荐,朕对这位县主也颇有印象,的确能担此重任。”光远帝的声音恰到好处地响起,“如此便准了。还有其余人选的,尽可报上来。”

    众臣呆了呆,只得口称“圣明”。

    平原侯在袖子里捏紧拳头。

    倒真是便宜了夏侯家!

    甚至还有这个越来越不听话的齐王!

    其余人又开始小声议论起来,平原侯面上古井无波,只是重重咳嗽一声。

    马上有人站出来提议平原侯世子兰翰阳,众人都心照不宣。

    平原侯世孙因为杀人之嫌而被贬入军中,世子牵挂儿子过去监督也是情理之中,何况他还出身平原侯府呢。

    光远帝看着这些臣子们,微笑着只是点了点头。

    难得一次热闹的早朝过后,最终人选敲定,果真决定了由西平县主和宣武将军兰翰阳、显武将军秦忠劲三人为副将,三日后随庆国公段清出征东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