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两股势力(第1/2页)  武天玄幻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皇原是大唐高宗李致的皇后,高宗逝世之时,因新帝李暮年幼,便将国家交付给武皇摄政,几年后,武皇又废黜了新帝李暮,自立为帝。

    自武皇摄政c登基称帝以后直到现在,朝中一直存在着两股势力。

    一种,是前朝李唐的宗室和忠于李唐的官员,这群人认为大唐的天下是李氏一族打下来的,武皇上位是谋夺李唐的社稷,在他们眼中,武皇身为女子,却欲取天下,是不折不扣的“母鸡司晨”,有违大统。

    而另一种,则是武皇的嫡系势力和亲信官员,他们坚决拥护武皇,维护武氏大唐的统治,排挤打压李唐一派。譬如宋匡c周宗c郝近忠等人就是如此,他们由武皇一手提拔上来,身居要职,在朝廷中与李唐官员分庭抗礼。

    “原本,双方倒也是势均力敌。但是不久,就发生了拥戴李唐的徐敬叶造反和钺王之乱。”

    “武皇借此机会大肆剪除李唐宗室,将一大批李氏宗亲屠戮殆尽。彼时朝堂之上,凡有替李唐说话者,无不定罪。更有一批武皇的心腹官员,借机罗织罪名,制造冤案,李唐官员死在其手的,不计其数。”

    “经此一役,李唐一派元气大伤,不复再有与武氏一族对抗的资本,偃旗息鼓,休养生息,表面虽已臣服,实则是在默默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

    “而武皇的势力得以扩张巩固,坐实天下。此后十余年,朝堂之上,再无大风大浪,获得了短暂的平静。”

    “如今,似乎又是风雨欲来了”

    狄人杰幽幽的说道。

    铁昭云奇道:“此话怎讲?”

    狄人杰道:“外面不都在传:武皇不朝,因年事已高,身体多恙,恐怕时日无多么。”

    铁昭云惊讶道:“怎么,这是真的?”

    狄人杰看了铁昭云一眼,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一变:

    “就在此时,发生了尧天案,它出现的时机那么的微妙,恰恰提到了一个禁忌的话题:弥勒退世,尧天当立。”

    “尧天当立武皇之后,谁有资格继承大统?普天之下,名正言顺者,只有一个人选,就是皇嗣子,李暮。”

    苏修文忽然“啊”了一声,说道:“那李暮现在岂不是很危险?倘若有人借这个尧天案,在武皇面前告他一笔”

    狄人杰一指苏修文:“说的好!你抓住重点了。”

    马武天道:“可李暮如果有事,谁还有资格继承帝位呢?”

    狄人杰道:“还真有一个人,只不过他靠的不是资格而是能力——武皇的侄子,魏王武承肆。”

    “啊?”众人奇道:“这又如何解释。”

    狄人杰道:

    “当初武皇废黜新帝李暮,将他降为皇嗣子,既然是皇嗣子,就不是太子,这就留下了一个契机,谁能当上太子,谁就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帝。”

    “武家势力中,权势最盛者就是武承肆,他一直以来,都盯着太子这个位置。不断派人向武皇游说c乞请,同时极力讨好武皇和其宠臣,谋求争得他们的支持和赞同。”

    “如此一来,虽然李暮名正言顺,但是武皇对武承肆又很信任,所以在立子c立侄为太子的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太子之位也就一直空缺。”

    “时至今日,尧天案的出现,将立太子的问题又一次摆到了桌面上。只是这一次,武皇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她的时间不多了。”

    众人心中似乎隐隐明白了什么。

    苏修文道:“所以,假如此次能借尧天案将李暮除去,则能得大位者,就只武承肆一人了。”

    狄人杰点点头:

    “正是如此。这也正是李唐势力的共识,他们认为,尧天案的背后,是武承肆在布局,他对自己人痛下杀手,就是要以此诬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