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责无旁贷(第1/2页)  心随花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8c责无旁贷

    第二天天未亮,父亲把一袋袋稻谷码在板车上,程庸帮忙搬着,一袋足有百斤。

    “差不多了吧。”母亲看着满车的稻包,有点不舍。

    父亲粗略地算了一下,一包一包地拍紧,“大概差不多了,应该有一千三四百斤。不知道车受得了受不了。”

    “三儿,你和你伯去吧!”母亲吩咐着,递给父亲一条毛巾。

    父亲前面拖,程庸后边推,走上乡间小路。车在坎坷的路上摇晃着,巨大的惯性使父亲一时脚步零乱,程庸拼着全力,努力前行。

    “砰”一声巨响,如闻霹雳,吓人一跳,“怎么了?”

    “坏了,坏了,车炸胎了!”父亲知情地叫苦不迭。几个村民在睡梦中惊醒,慌慌张张跑出屋,惊问发生了什么事。

    车向一边倾到。“唉,装得太多!”父亲蹲下来检视,内胎彻底没用了,得等天亮去换。

    “突c突c突”一辆红头六轮拖拉机开过来了。

    “程老师,怎么了?”师傅认识程庸,见他和父亲一筹莫展,便停车询问。

    “哦,王师傅啊,车爆胎了,走不了。”程庸忙打招呼。

    “快,搬到我车上,我帮你们把稻送到粮站。”王师傅快快语。

    “这怎么行,你还有事啊!”程庸知道他早起是为了到窑厂排号,不能耽误他。

    “说什么话,把我孩子教得那么好,这点事算什么!”他跳下车,不由分说,解开捆绑的绳子,将稻谷往拖拉机上装。

    “老伯,程老师上车。”王师傅摇动摇把,车子发动了。“路不好,坐稳了。”一路摇摇晃晃向前。

    到粮站天未亮。嗬,这么多人啊,一辆辆板车相接,都排到大路上了。粮站大院的门仍紧闭。

    父亲为难地看着王师傅,没了板车怎么排队?

    “老伯,别急,看我的!”王师傅将车开到大墙角下,爬上稻包轻车熟路地跳到院中,不知从哪拖来站内板车,“来,老伯你到里面去接,我骑在墙头上,程老师把稻一袋袋顶上来。”他做了简要分工。

    三人干开了,十几包翻越院墙,进入粮站。

    王师傅拍手开着车走了。他的创新之举立刻有人复制,人们爬上高高的门头,几辆车为一组合,稻包一袋袋翻进院中。

    早到排在门前正得意,现在傻眼了,优势没了。

    程庸靠在稻包上想睡一会儿,可蚊子“嗡嗡”滋扰,心烦意燥。迷糊中,就听有人喊:“人来了!开始收粮了!”或坐或卧在稻包上的人一下活了。

    太阳升起老高,照在地上直晃眼,天酷热异常。

    “哐当”粮仓大门开了,几个头戴草帽的人,手拿钢钎,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亮光。

    “哟,门关着,你们怎么进来的。”一个胖墩墩的汉子来到程庸的稻包前。

    “从天上飞过来的。”一个多嘴的汉子调侃。

    胖子瞪了他一眼,他吓得一哆嗦,得罪谁也不能得罪他呀,今天能不能卖可全操在他手中。

    人们纷纷奉上烟,他也没抬头,有的接了有的没接,程庸看了一下,他接的都是有点档次的。

    “老程啊,今天这么早,又是帮谁送粮啊。”他拍了一下父亲的肩头,原来父亲经常帮人拖稻,早混熟了。

    “小梁师傅,今天是自家的。”父亲小心地说着,小梁将钢钎捅入袋内,带出十几粒稻子,倒入左手中,将钢钎夹在左腋下,右手挑了几颗丢入口中,咬了几下,判断干湿度。

    将手中稻丢开,又盯上下一下目标,“小老子,你把我袋全捅破了,我解开让你看。”父亲心痛地说。

    “这老头那么小气。”他从不同方位查了几个目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