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草根理由(第1/3页)  心随花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c草根理由

    许家金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他事母至孝,奉行传统的晨夕定省,即使很晚回来,他都要到母亲房中去问候一下,坐上一段时间,一天来有没有哪儿不舒服,外面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一个小脚女人能供他读书,在那个时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许家金的婚事富有传奇色彩,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年许母纺纱来到一农户家,与一位同时怀孕的女人相识。两人一见如故。追溯上去居然发现有关系,当然不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的那种。于是两人相约,重续家族友情,两男为兄弟,两女为姐妹,一男一女即为夫妻。最后第三种设想中招,许家金襁褓中就有了婚配。

    许家金最好侍弄花草,并从花草栽培中悟出了教学之道。教育学生就像栽种花草,提供适宜土壤,定时浇水施肥,人的事就完了。花草要靠自己长,人必要时要清除杂草,打打害虫。是花就让它开得鲜艳,是草就让它长得茂盛。这大概是草根的教育格言吧。

    许家金体格魁梧,生活不大讲究。王玄标总是戏谑:此人吃三天也行,三天不吃也行,三天不睡也行,睡三天也行。言下之意,他身体太好了,用乡下的话说:真经遭。

    许家金嗜好杯中之物,人极豪爽,宁可自己喝高,切不让别人喝多了难受。程庸在酒席上受他恩惠多多,他为程庸挡住了不少射来的善意或恶意的酒箭。“喝一生的酒,丢一生的丑”,每每醒来,许家金总是那么清醒地意识到酗酒的害处。可一上桌,心中的防线总在新朋旧友轮番劝说下,或在护佑几个年青老师的情境中,被彻底摧毁。在老师们的搀扶下回到学校,王玄标曾戏言:教人如扶醉者。可能是在酒文化中总结的,扶许家金回校是件超强体力活,一则他人高马大;二则他浑身酥软无力,带拖带搀。最惨的一次几个人在泥水中,跌跌撞撞艰难行走,最终全滚倒在泥泞中。

    后来他不喝了,他那八十高龄的老母发出了禁酒令,母亲不准喝了,就此打住了。

    酒伤肝,大概是长期醉酒,把肝脏损伤了。可后来他没喝了。程庸主观臆猜,可能在他喝酒时肝脏产生了抗体,后来不喝了,那些抗体起了反作用。如为了防备鸡入侵菜园而围上了篱笆,可鸡没了,篱笆却成了障碍。不知推理妥否?无从考证,作为一种不是解释的解释吧。

    许家金热心帮助人,有时到了执拗的程度。一次程庸和他一道骑车到县城办事。在路上,远远地看到一群人正在争执着什么?本来不想多事,到县城一天来回时间较紧。不过经过时因满足好奇心打听一下,只想作次看客。

    事情挺简单,两个骑车人在窄窄的大成河畔的堤坝上相撞,一个年龄较大,一个年纪较轻。年龄轻者张狂,咄咄逼人,“老家伙,你得负责任。”旁观劝和者,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可就是说服不了那个年轻人。年老者可怜兮兮,乞求地眼光从众人身上扫过。

    许家金也许被浑浊的眼光扫中,先例行公事地问了问:“有没有受伤?”然后充当和事佬:“既然都没受伤,就算了,说不定回家一问,是拐弯磨角的亲戚,多难为情。”话都说到这儿,程庸都佩服许家金。众人也一再称是。可那头小倔驴,依旧坐在老者的车上,不依不饶。

    许家金出离了愤怒,“你小子真的不放吗?好,你们再说一遍事情的经过。”

    年老者有了说话机会,比划着撞车过程。当说到老者的骑车路径时,许家金心头一亮。“好的,不要说了。年轻人你要公平嘛,我就给你公平。”手指老者问:“他是从右边过来的,不错吧。有没有违规。现在大家过来看看两车相撞的痕迹。”众人围拢来,好奇地看着,到底有什么新的发现,能解开这个死结。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我们可以将这路平分一下,现在有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