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章 升五跳六(第1/2页)  心随花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5c升五跳六

    应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求,年初小学由五年改为六年制的消息不胫而走。陆续有家长到学校,表面是咨询政策,暗地里套近乎c寻找暗箱操作的可能。让孩子能直接上六年级,急功近利的心态溢于言表。人来人往,搅乱学校正常工作。

    江涵秋主持召开四年级升五跳六专题会议,程庸没参加。只听尚贤回来绘声绘色讲述,会上江涵秋与高初飞如何意见不统一。乡里某某领导出面打招呼;谁家亲戚在局里;谁出面讲情了;谁胡搅蛮缠放出狠话等等,不一而足。说时手舞足蹈,外带幸灾乐祸。程庸生性随和,不背后说人,只是笑了笑,未置可否。尚贤表演半天,见程庸态度暧昧,心中不爽,哼,假清高。甩着摩托钥匙走了。

    几天后,县局终于下文件,明确规定按两个标准操作:本年度四年级学生一半升入五年级,一半跳六年级。具体办法比照年龄,凡年满十二周岁直接跳级;人数不足参照年末考试成绩,优秀者上。两条硬杠,由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具体操作,程庸推脱不了,成了不二人选。

    参加会议的尚贤见到程庸摆出领导派头,不阴不阳说道:“程主任呐,这可是对你的信任哟,得好好干!可别出什么纰漏啊。”

    “谢谢尚主任提醒,我会严格按县局文件规定的两个条件遴选。”程庸不卑不亢,明明是个烫手山芋,尚贤以为从中可以渔利。教委会议原定由他负责,文件规定人选,高初飞是不会放过的,自然没他的事了。他却对程庸不忿,真乃小人。

    程庸预见到操作环节会更难。达龄的,因为成绩原因不想跳级;年龄小的,成绩不达标,可偏偏要跳级;还有教师子女,也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坎。住在城隍庙,就为求个上上签,有什么要求能不满足嘛?得花费大量精力来处理。

    正纠结时,陈卫打电话来了,“程庸啊,最近忙啊。”

    程庸心中一亮,和他谈谈,“被学制改革的事绊住了,分身乏术啊。还得把毕业班带好,已焦头烂额了。师兄有什么高招?拉兄弟一把啊!”程庸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

    “山人自有妙计,得请客,起码用一瓶酒来换。”陈卫哈哈大笑。“跟你说笑的,你不要乱拍板,严格按两条杠子,拟定学生名单,然后给高初飞c江涵秋各一份,让他们确定。既完成工作,又礼貌地将决定权还给他们,何乐而不为!”

    “是啊,我确实没想到,还是你脑子好使。”程庸不由得佩服陈卫见识老到,表面维护领导权威,于无声处将烫手山芋丢开。

    “凭你的脑子还想不到,只是身在其中,没有我旁观者清。”陈卫居功不自傲。

    “这种改制的方法可取嘛?许多知识并没学,能跟上班?”程庸不无担忧。

    “也不尽然,改革总要付出代价的,你忘了许家满的事了?”陈卫的话撞开程庸记忆之门。他在读小学时,听说东方小学有个孩子是双脑子,边打瞌睡边听课,成绩名列前茅,让人好生羡慕。后来在东方教书时,才知道当年神童与自己同龄,是许家亮和许家金本家兄弟,名叫许家满。一个偶然机会,许家亮慧眼识英才,许家满才二年级居然能做四年级数学题,这太神奇了。可能是碰巧吧,抱着审慎的态度,请东方小学老师齐动手各出计算题若干。了不得啊,小眼睛眨巴几下算出来了,居然大都对了,排除蒙对可能性。

    一群伯乐便商议,这等天才,得缩短小学学习生涯,“跳级,路级,不跳级太可惜了。”由二年级跳到四年级,这在农村是破天荒的事,曾轰动一时。结果证实许家亮等不是伯乐,许家满更不是千里马,成了现代版“方仲永”。高初飞常以此事来逗许家亮拔苗助长,许家亮胀红了脸,讪笑。

    程庸与许家金谈到此事,程庸认为当年许家亮等出题能力有限,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