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一样的江湖不一样的人(第1/2页)  尘封的勋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提起江湖,大家都不陌生,而且会马上联想到黑社会。江湖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里“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此处“江湖”指的是广阔逍遥的适性之处。后来江湖被引申为与官府c朝廷相对的民间社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江湖”就是这个意思。

    谈江湖离不开青洪帮,尤其是青帮。在旧社会,青洪帮就像一张大网,把社会上各行各业c各个阶层c各色人等网在当中。你做官也罢c经商也罢,你就是上山为匪,打家劫舍,只要你想不受人欺侮,想保自己平安,就得入青洪帮。有人问了:“入了帮就不被人欺侮了?”入了帮,帮外人就不敢欺侮你了,而帮中的都是一家人,即使有矛盾c被欺侮,也不至于让你走投无路。

    青洪帮讲究“忠义传家”。所以当日本人侵略中国时,很多青帮弟子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的行列中。名满天下的青帮大亨杜月笙,在上海“八·一三”抗战开始后,就曾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战后援会,并担任主席团成员和筹募委员会主任。仅月余时间就为前方将士筹集到救国捐款一百五十余万元,有力的支援了前线抗战。“八·一三”抗战后期,他得知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缺乏食品时,仅用一天时间就送去二十万张饼。他还主动将自己杜美路的私宅借给财政部“劝募委员会”作为办公地点,并积极组织发动上海各界,认购救国公债七千五百万元;杜月笙不仅帮助将士,还通过关系购买来八路军急需的通讯器材c防毒面具送给在晋北的八路军将士。而且杜月笙还利用青帮力量组成苏浙行动委员会。苏浙行动委员会五个支队中,三个支队长,都是杜月笙的弟子,队伍中大部是青帮成员。上海沦陷后,杜月笙顾全大局,率先指令自己大达轮船公司的轮船开到长江上凿沉,在杜月笙的带领下,其它轮船公司也纷纷响应,凿船沉江,迟滞了日军进攻,为国民政府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杜月笙还曾不惜巨资购买出版的《西行漫记》c《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烫上“杜月笙赠”几个金字,赠送给租界内各大图书馆,为广大市民提供抗日精神食粮。而且杜月笙拒绝了日本人拉拢。为免遭不测,他不得不避走香港。临走前还指令青帮徒众暗杀汉奸和日本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很多土匪纷纷举起抗日大旗,在白山黑水之间,用低劣的武器抗击日本侵略者,用热血和生命上演了一幕幕悲壮c英勇的活剧。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每当我们民族走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时,总有无数热血儿女挺身而出,用热血和生命来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和自由。其中就有很多像东北的热血土匪和杜月笙这样的人。在民族大义面前,在面对外来侵略面前,他们挺起了胸膛,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但是同样是江湖中人,同样是青帮弟子,天津的青帮却让人齿冷,让天津人都为之蒙羞!天津是北方重要水路漕运码头c商品集散地。所以天津青帮出现的比较早,但是最初只在水手和码头脚行中发展。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津青帮有了快速发展。除了脚行以外,烟馆c妓院c赌场c戏院以及杀人c走私c贩毒c绑架等天津青帮无所不为。最令人不耻的是,天津青帮还与日本侵略者相勾结,充当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帮凶。

    日本特务机关为了达到利用青帮控制天津的目的,还派遣间谍加入青帮。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臭名昭著的土肥原贤二,在任日本驻华公使武官坂西利八郎中将的辅佐官时,就和另外一个叫富永启堂的日本人,一同拜天津青帮大亨魏大可为师。天津青帮的吴鹏举c王大同c张英华c白云生等都收过日本间谍做徒弟。“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两个月,天津青帮的李继春c张壁c袁文会等人就在日本人的策划下发动了暴乱。

    “七七事变”后,天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