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日本也不是铁板一块(第1/2页)  尘封的勋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日本人是最团结的,中国人是最好内斗的。其实日本人也是窝里斗。不同政见者之间互相倾轧,相同政见者c不同派系之间也互相倾轧。日本人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直到七年后才发动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中间相隔了七年,虽然有国内经济c世界形势的因素影响,内部互相掣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日本对华的一步步侵略,国民政府一步步妥协,最后全民族掀起抗日救亡的,绝不像历史教科书写得那样简单。

    首先说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由日本地方上具有维新思想的藩主们(长洲c土佐c萨摩等藩)结成联盟军打败幕府军队实现的。当时藩主们都是实力派,所以明治维新导致了藩阀政治的出现。藩阀政治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地缘上的人脉关系作为基本单位,并赋予其组织性功能。二十世纪初,日本海军由萨摩藩把持,陆军由长洲藩把持。就拿陆军来说吧,只要是长洲籍的军官,升迁的机会多多,如果不是长洲籍的军官,任你多有才华,都很难升迁。很多富有理想和才华的年轻军官就是因为不是长洲籍,想一展抱负都不可能。所以在下层军官中是非常痛恨这种藩阀势力的。这些下层军官为后来推翻藩阀政治做了人才上的准备。由于藩阀势力是军队里掌握大权的势力,所有国策都是有藩阀提出和实施的。“预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就是长洲藩首领田中义一提出来的。他提出来了,就是国策,天皇只是一种象征。

    日本的政党政治最早出现于明治维新后的自由民权运动时期,以反对藩阀专权c要求政府设立民选议院为政治诉求。应该说它从一开始就站到了,藩阀政治的对立面。提到二战的日本就不得不提到日本c日本天皇c昭和军阀中的皇道派和统制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以解救各国战俘c收回协约国物资为名出兵西伯利亚,干涉苏俄政权。刚刚出兵,国内就爆发了“米骚动”,全国32个县都爆发了贫民抢米的暴乱,有七十万人参加。日本政府害怕日本也会出现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式的革命,所以不得不同意由政党组阁。但是米骚动也促成了另一种政治思想的出现——主义。日本的理论是由北一辉泡制出来的,由大川周明进行删改完成的。日本主义包括c国家至上论c天皇至上论c意志至上论c强权和暴力就是真理论。日本主义为日本实行对外扩张c为日本富有理想和抱负的下级军官打到藩阀政治c政党政治提供了理论主导和精神支持。

    日本少壮军人以主义作理论指导,符合天皇的利益需求,自然赢得天皇的支持,对付藩阀势力c和政党政治势力,还不有如高宠挑滑车一般?日本少壮军人通过炸死张作霖,让藩阀势力的代表田中首相下了台,通过一次次刺杀,让政党政治在日本彻底终结。

    终于日本政府只能听从这些少壮军人的意思了,因为他们的意思就是天皇的意思。这些人后来被称为昭和军阀。但是国内没有了绊脚石,他们之间却发生了分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荒木贞夫大将为首的,被称为“皇道派”,这派人主张采取激烈的行动进行扩张,而且应该首先进攻苏联。以永田铁山为首的被称为“统制派”,认为日本还没有做好和西方国家c苏俄作战的准备在日本工业化没有完成前,争取充分消化满洲。永田铁山最终被一个叫做相泽三郎的中佐,用一把日本军人总是用来屠杀中国人的刀,杀死在他自己的办公室里。永田铁山之死深层次原因就是统制派的观点和天皇的观点不合,而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永田铁山死后,陆相林铣十郎辞职。裕仁天皇训诫新陆相的第一句话就是“陆军必须是天皇的陆军”,第二句话是“天皇本人意欲亲督一切外交事务及军事工作。因此,在作一切决定之前先要想天皇奏报。”这个时候是1935年8月。裕仁天皇在即位七年后开始了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