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姓资还是姓社(第1/2页)  草莽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火车上并没有李亚东想象中的那么拥挤,他原本视这个年代的火车为洪水猛兽,这也是他为什么坚决不肯多带行礼的原因,此刻感觉有点被老电影里的场景给忽悠了。

    想想也是,这年头又不流行暑期旅游,外出打工的人都寥寥无几,不到春运,哪来的那么多人?

    反正是比九十年代的乘车坏境舒服不少,旅客的素质也普遍较高,多是一些外出公干的企业职工,或是体制内人士。如同李亚东一样的年轻人倒也有些,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出行,八成也是外出求学的。

    李亚东的旁边坐着一位老学究,头发花白,带黑色的圆框眼镜,不苟言笑,身着一套笔挺的中山装,左边胸袋里插着一只造价不菲的“永生牌”钢笔。

    标准的社会精英人士打扮,李亚东推测应该是个退休国家干部,处厅级的那种,再不济也是大型国企的退休高管。

    坐在对面的则是一对同龄人,一男一女,男的面相刚毅,有着健康的古铜色皮肤,单论帅气的话,李亚东自愧不如。他的肤色要更白皙一些,五官也无出彩之处,一句话你就笑一次,无疑有些嘲笑的嫌疑。

    “哦,没什么,你们继续。”李亚东很识趣的阖上眼睛。

    “诶,你这人……”邱虹气结。

    一夜无话,翌日清晨。

    正值早饭的时间,长得胖乎乎的餐车阿姨适时地来到车厢,推着一辆热气腾腾的长条餐车。

    “来来,借过……瓜子汽水、饼干蚕豆、报纸杂志,还有刚出炉的馒头,有需要的同志赶紧了。”

    走到第八节车厢餐车上的东西还是满满当当的,说明胖阿姨的生意并不好,不过也总有几个人并不在乎一顿早餐钱,譬如李亚当。

    只有真正面对过死亡的人,才能体会到生命的难能可贵,这辈子是不可能亏待这副身体的,钱没了可以再赚,冷鸡蛋终究抵不上热馒头。

    “阿姨,来俩馒头。”

    “好嘞!”胖阿姨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火车上不存在广撒网,逮着一个是一个,东西卖得贼贵。大家并不是吃不起几个馒头,只是现实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甚远,没人愿意当冤大头。李亚东无疑出了一次风头,使得车厢里的好多人都诧异的打量了他几眼。

    “我要一份报纸。”

    这是李亚东第一次听到旁边的老学究开口讲话,声音果然如同外表一样,低沉而严肃。

    “邱虹,你吃馒头不?”

    “不吃!”

    胖阿姨悻悻而去,没好气的刮了邱虹一眼。

    唉,女人何必为难女人?李亚东叹了口气,开始享受自己的早餐。

    两个馒头还没啃完的时候,旁边突然响起一声怒斥,吓了他一跳。

    “这种问题还用讨论?明显就是搞资本主义嘛,雇工数量都达到了103人,加上他儿子开的店,更是到了骇人听闻的140多人,这不是剥削是什么!”

    正好吃罢早饭的旅客们也挺无聊的,有几个自持有些见识的人,被老学究这一嗓子给吸引了过来,凑到旁边看了看报纸上的那篇惹得他大动肝火的文章。

    李亚东不用看就知道,报纸上讨论的八成又是年傻子那个招黑货。

    “可不是?这家伙胆子可真肥,雇这么多工人,简直比过去的地主老财还黑暗啊!”

    “我觉得上面的态度不够坚决,这种行为明显就是撬社会主义的墙角,哪用得着讨论来讨论去,直接抓起来不就完事了?”

    “……”

    几位大叔各抒己见,观点明确,被老学究引以为援,他开始作最后总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当雇工数量在八个以下、且雇主自身参入劳动生产时,这样的身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