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一章 克洛普的压迫之道(下)(第1/3页)  足坛经纪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于此同时,胡梅尔斯也在克洛普的手下快速的成长,在此基础上,防线上的胡梅尔斯也逐渐成熟,他的推进出球,他的前顶抢截,作为高位体系中最后一环的收割者和进攻层面的后场支援者而存在。

    为配合胡梅尔斯,克洛普从苏博蒂奇和桑塔纳二者之间选择了前者,苏博蒂奇的踢法总体上虽过于文静,身体硬度一般,前顶不具备侵略性,出球脚法和视野也相对单一。

    但他的竞争力在于整个身体倒地后的舒展度和由此带来的超大防守面积,辅以优良的补位意识和下地拦截的准确性,这个超大的防守面积在作为防线的最后一环延阻对手的最后一传或封堵最后一射时,意义重大,从而能跟搭档胡梅尔斯形成较好互补。

    不过,这套这套高奔跑c高覆盖c高压迫的三高踢法,对球员有着近乎于苛刻的要求需要球员时刻对球权保持高度饥渴,时刻保持高度专注力,时刻审时度势与其他队友完成链式协作。

    既要求球员本身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较好的球商与纪律性兼顾阵型整体的流动与完整,任何一点的缺失都不足以踢出这种纪律严明的压迫足球。

    然而,要想在长达一年的赛季里,克洛普的球队想要在九十分钟内斗时刻维稳是非常苦难的,因为稍有松懈便出现一点引发整体溃败的多米诺效应,这对于球员的本身消耗及其巨大。

    其次,虽然克洛普的防守体系很强大,但是没有绝对的单兵防守强人,就算是现在进步巨大的胡梅尔斯擅长的也不是单兵作战,球队的整体防守还是依赖于克洛普打造出的整体体系。

    但是当这个整体的体系如果一旦因为伤病缺席或者是转会流失关键人员后,球队的防守能力就要大打折扣,再加上克洛普手下的球员技术能力其实并不突出,而克洛普也不怎么会调教阵地进攻,如果反击提不起来速度,进攻阵地战的套路不够丰富,大黄蜂的进攻威胁便会大打折扣。

    而远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也有一个年轻且富有激情的少帅打造了一个和克洛普差不多的压迫体系。

    不过仔细一看两者还是有一些差别的,那就是克洛普手下的多特蒙德,在深度回撤构建防线的时候,没有西蒙尼的那种整体组织型,缺少那种环环相扣c围而不抢的位置感和补防默契度。

    所以只能依赖单个球员强大的奔跑体系不断的去覆盖空当,这也是后来克洛普急流勇退的原因。

    困于体力瓶颈,如今的西蒙尼已走出全场紧逼继而在下半场被巴萨摁着揍的桎梏,而是有的放矢地变不停歇的全场紧逼为有选择性的间歇骚扰,能偷则偷,偷不下则立马回撤为深度阵地防守,力图在高位逼抢和阵地防守的反复转换中维持体力平衡,防守密度呈现为一个两头强中间弱的态势。

    而克洛普为了避开并不出色的阵地防守,只能无选择性地将重兵布置在中场,以中场球员的持续奔跑覆盖掩饰阵地防守能力的不足,球员也就无法在经常性的c对跑动要求较低的阵地防守中得到足够的休息。

    也就是克洛普的球队,从始至终都在高速运转当中,球员的能力根本无法得到缓解,所以阿紫下半场球队经常受困于体力上的瓶颈。

    所以克洛普的弟子在下半场必须无条件承受体力瓶颈后的危机,必须无条件在逼抢强度下降后有一段或几段时间承受对手的围攻,比赛胜负手大多集中在这个期间,守得住便可以直奔胜利,守不住又极可能前功尽弃。

    而本赛季的克洛普壮志雄心,他试图大刀阔斧的改造球队中场的拦截,但是几场热身赛上,收效甚微,克洛普的中场还是没有那种张弛有度的感觉,相反,过度的强调围而不抢,具有层次感的退守会让球员不知所云,因为这几年他們一直学习的就是不惜余力的奔跑和抢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