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篇 多事之秋4(第1/2页)  家有千千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天很快过去了。

    送走女儿,凌方仪反复琢磨女儿的推测,觉得有一定道理。对蓝凯而言,最痛苦的是永远不能再为父母做点什么,在万般无奈下,很有可能向宗教寻求慰籍

    他正想着,手机响了,是郑品的。

    郑品一改往日的大嗓门,低沉着声音说:“我在你们东湖大酒店,你现在过来。不要惊动其他战友。”

    东湖大酒店在锦江市的东南部,是锦江市不多的几座高层酒店之一。名字叫东湖大酒店,这里却并没有湖,有的只是奔涌浩淼的长江。郑品的房间在十九层西南角上,南面和西面是一排落地窗。

    站在南面,可以看到长江宽阔的江面。江面上行驶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有客船,但更多的是货船,长江就象是一条硕大的运输带,勤勤恳恳地把船只输送到目的地。

    站在西面,可以把锦江市尽收眼底。锦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南面长江,北面锦水,长江在锦江市的东南角拐向东北,与锦水相接,因此锦江市东西长南北短,象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在这个不规则的长方形的西南角,有一块没有高层建筑的地带,那就是古城。古城形制完备,外层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有六座城门,城门楼重檐古朴。虽然在文革期间也遭到破坏,但墙基保存了下来,略加修缮恢复了原貌。追溯到楚文王时期,这儿曾经是陪都,在楚文王创造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时,这儿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这儿很是沉默了一个时期。后来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古城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市政府一个文件,里面各类风格的建筑,三年内都加上了重檐古瓦,店铺也逐步改造成窗格式,挂上灯笼和中国结。

    古城与市区建筑的分界线给人一种生硬的跳跃之感,没有任何过度,感觉一下子跨越了好几个时代。

    凌方仪进去的时候,郑品正立在窗边出神。

    郑品是从深圳直接飞锦江的。他处理完深圳的事,正准备买机票回许都,知道了蓝凯离家出走。2个月,在平时不算什么,可在这非常时期,他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心。在售票处犹豫了好一会儿,买了飞锦江的机票。

    俩个人坐在落地窗前的椅子上。郑品问:“小凯会去干什么?”

    凌方仪说:“思思推测去塔尔寺,我想很有可能是去为父母来生祈福。”

    郑品又问:“你的打算?”

    凌方仪说:“正准备与罗正c张池碰碰,我的想法是派人去找找。但不要与小凯照面。”

    找还是不找,凌方仪内心一直很纠结。找,小凯把手机丢在家里,明显是不想被打扰。不找,他放心不下。

    郑品说:“有方向就好办,这事交给小义吧,他后天回来了。”

    凌方仪说:“你来,就为这事?”

    郑品看到电水壶指示灯跳了,起身走到吧台:“喝茶还是咖啡?”

    凌方仪说:“今天好好聊聊,就咖啡吧。”

    郑品冲了两杯咖啡,边搅拌边说:“凌兄,我在许都,难顾及小凯。你的担子不轻啊。”

    凌方仪感到了郑品的忧虑,含蓄地问:“你担心什么?”

    郑品把咖啡放在凌方仪面前:“非常时期。我深圳的分公司就是例子。”

    凌方仪问:“你那分公司什么情况?”郑品在10月8号参加过蓝其川夫妻的葬礼后,又匆匆赶回深圳,凌方仪只知道那边出了点事,这些日子忙乱,没顾上问。

    郑品说:“卷走了200多万。要不是我事先有防范,就不止了。”

    郑品说起了深圳分公司的事。

    10月4号郑品上午送走战友,在中午赶到深圳,只有会计一个人来接机,他就预感事情不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