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瞒天过海计(第1/3页)  重生之风起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条惊人的消息在入夜前传播开来,并且在北平城里四处扩散,很快就变得家喻户晓。

    “据说明后两天,八国联军的兽兵就要杀到北平城来了,天津卫的有些人家在家里面挖了藏身洞,虽然八国联军兽兵到处烧杀抢掠,这些人依然躲过了杀身之祸活了下来。”

    这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

    虽然家里面没有钱财可以逃难,也没有地方可去,贫民百姓有把子力气,在家里面挖一个藏身洞也不难,总能让老幼妇孺躲过这一劫。

    于是乎,那些依然滞留在北平城里的人家,连夜行动起来开始挖藏身洞。

    平民百姓的求生力量是惊人的,在这个燥动的夜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彻夜未眠,挑灯夜战,夜色笼罩的北平城到处都在施工,这一切在原来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及至第二天午时,8月11日,北平城内的这种躁动才缓缓平息下来。

    留在北平城里的人们依然忐忑不安,面对连绵的兵灾平民百姓无法揣测自己的境遇,经过一夜的忙活,神情中分明有些底气了。

    伴随着八国联军进攻的脚步,北平城里紧张的氛围日复一日,就在平民百姓忐忑不安之际,这一天中午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

    1900年8月12日临近中午时分

    位于紫禁城的皇宫内院大门打开,看不见首尾的长长队伍在陆军统领衙门卫兵护卫下,向着西便门的方向行去。

    皇宫内院的老佛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终于按耐不住移架西行,前往遥远的西安驻跸,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了两天。

    罗霖一行站在大宅院高高的望楼上,目送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长队远去,默然无言。

    “打草惊蛇”之计,威力尽显。

    负责京师安全的九门提督衙门麾下兵丁,顺着长长的大街分列两行,披甲执锐将心胆若丧的平民百姓隔在外面,中间是无边长龙似的逃难队伍。

    马萧萧,车辚辚

    当先而行的是全身披甲正黄旗和镶黄旗的戈什哈,长长的马队杀气凌然,戈什哈们跨坐在高头大马上,腰里面的钢刀反射着阳光,威势十足。

    随后而行的是宫内太监数千,骡马大车,牛车,青帐驴车络绎不绝,嫔妃,宫女们或坐或行一路向西而去。

    直到一个小时以后,一副百人抬的团龙大轿才行出了皇宫内院,这抬大轿上面雕龙饰凤,点缀着珍奇的朱石宝玉,皇家气派非凡,这应该是慈禧老佛爷的坐轿,即便偌大的满清王朝腐朽衰败了,皇家气派依然不同凡响。

    百余轿夫皆是强壮有力的大汉,一色的整齐装束看起来煞是好看,皇家大轿后面还跟着数百名同样装束的轿夫,想来是替换用的。

    从北平城到西安漫漫几千里路,仅凭轿夫们一路抬过去没有替换那是不可想象的,仅此一点,老大帝国奢靡之风可见端倪。

    宫里的太监们随侍左右,众多身穿黄马褂的满清巴图鲁护卫在侧,后面又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车马驮轿,漫长的逃难队伍走了数个小时才离开视线。

    整个队伍的后面又是长长的逃难人群,后面的逃难人群就显得杂乱多了,各样车马驮轿不一而足,甚至还有宝马牌轿车混迹其中,令人啼笑皆非。

    这应该是最后一批顽忠的满清大臣及满人驾鹰遛狗的黄带子,白带子们,眼见北平守城无望他们终于也离开了。

    “入夜时分,开始行动。”眼看着天色逐渐暗沉,罗霖一字一顿地发布命令。

    “是。”

    入夜时分

    这一日,北平的夜色分外地黑,整个城市里面看不到多少零星的灯火,以往日夜喧嚣的豪门大宅,灯红酒绿的八大胡同,川流不息的前门大街全都沉寂了下来,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