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开始(第1/2页)  带着诊所去穿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谓的“医学研讨”说的再天花乱坠,最后还得依靠疗效说话,只有两种医术一起对比了,才能真的看出效果。

    经过和王老大夫还有陈耀洲交流,卫昭发现这个时候的中医与他了解的并不相同。

    这时代的中医,比起后世的中医一点也不逊色,他们不依靠任何的高科技,单纯就靠自己本身的医术来治病,很多药方都十分的珍贵。

    而后世的人太过依靠于高科技,离开这些仪器,很多病症就束手无策。

    而且这时候的大夫,对医术的痴迷专研要比后世刻苦得多,不过有一个弊病,就是这时代的大夫,基本都有自己的独门手艺,这手艺不外传,师父教徒弟,传儿不传女。

    这就导致了很多医术渐渐失传,以至于到了后世,中医渐渐没落。

    现代西医比起中医,优势明显,但是短板也很明显,西医使用的药剂,器具,诊疗仪器都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成熟,医疗体系的完善上,以现在的环境,很难做到普及。

    不过西医的一些理念却是可以弥补中医的,比如西医对于细菌的研究,药物的浓缩提纯等等,这都是中医比较落后的项目。

    另外就是手术。

    这时代的人,对“血”是敬畏的,精通外科的大夫们有不少会简单的缝合的,就比如落凤寨的秦大夫。

    他们研究并且尝试用缝合的办法来治疗外伤,但是却不会想到主动打开人的身体去治疗里面的疾病。

    一个是因为药物,没有有效的麻醉止疼药物,打开一个人的身体,没有人敢这么做。

    另一个是技术的落后,还有对人体认知不完善。

    一个学科从诞生,到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来证明它是不是可行。

    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无数的生命之上的,现在的社会环境,不是西医发展的沃土。

    因为对于抗菌消炎方面的研究不够透彻,他们救治的病人很多都因为细菌感染而死去,这让他们对于这种治疗方式产生质疑。

    所以,在卫昭连续救治了两个病例并且患者都没有死亡,甚至其中一例还是被主动开腹的,才会让他们如此激动,想要知道卫昭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到了医馆后堂,喝了口水歇息了一会儿,方檀就来催,说外面的人已经等不及了。

    卫昭几人只好收拾一下,往前面去了。

    在开始之前,卫昭发现人群好像有秩序了许多,仔细一看才发现有几个捕快在人群里,维持着秩序。

    随风见他看过来,朝他挥挥手,然后和身边的人吩咐几句,就朝他跑过来。

    “你们怎么来了?”卫昭问。

    随风道:“大人知道你们今天要在这里辩论医术,叫我们过来维持秩序,人多,万一出乱子就不好了。”

    卫昭看看如今井然有序,在医馆门前的空地上按座位坐好的众人,道:“大人想的周到,卫某在此谢过了。”

    随风道:“大人说了,他对卫大夫的医术有信心,让你只管治病就是。”

    卫昭点点头,接受了梁大人的一番好意。

    人群之外,有一个人远远的站着,看着卫昭站在医馆门口,眼中闪过一抹怨恨,不过最终他没有任何行动,只是将身上的斗篷裹得更严实了一些。

    王老大夫作为整个锣巷府最有威望的大夫,此刻自然由他主持这个“研讨会”。

    他清清嗓子,抬了抬手,示意窃窃私语的众人安静,这才道:“诸位,前些日子,咱们锣巷府,知府大人的公子患了怪病,先是腹痛不止,后来更是腹胀如鼓,昏迷不醒,这事儿想必大家都知道,更有不少大夫,亲自上门诊治过。”

    人群中的人纷纷点头,应是之声一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