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此时复何求(第1/3页)  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拓跋濬庄严地走下殿堂, 扶起步六孤丽c长孙渴侯等人,“得汝等相助,朕心甚慰!”

    新帝于祭祀宗庙时被杀,把持朝政的宗爱还在城外,当此之时, 拓跋濬面临的局面混乱不堪, 他需要立即登基,接手朝政, 稳定平城, “朕要与祖父一样,让我们的魏国更加强大!”

    尽管拓跋焘残暴噬杀,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伟大的君王,他带领魏国在数十年间战无不胜,尽收江北之地,他的遽然过世引起了无数臣民痛心,新帝与宗爱疏于朝政,不理边患, 早让臣民愤恨不已, 如今拓跋濬正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越来越多的人汇集到东宫,他们跪在拓跋濬的面前, “南安王并不是我们的皇帝, 太孙才是先帝立下的诸君!我们誓死追随太孙!”

    冯煦依旧留在书房之内, 她第一次面对成群的大臣们跪在阶下, 他们身披的铠甲和手中的长刀上上还带着血迹;她也第一次面对众人奔走欢呼, 他们似乎忘掉了一切,将拓跋濬当成了神人一般,这些情景如此的陌生,让她一时竟觉得不安。

    就在这时,拓跋濬回首向她一笑,“等我!”他摆了个口型,眼里俱是温暖的笑意,然后转身带着大家离开了。

    冯煦心中的不安立即消退了,他还是他,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她看着拓跋濬的身影被众人簇拥着向太极殿而去,他身量颇高,在一群人很是显眼,满头的辫发是自己刚刚为他结的,正在他脑后轻轻地摆动着。

    感受到那漆黑粗硬的头发在自己手中的感觉,冯煦轻轻地笑了。

    十月初三,拓跋濬拓跋濬在永安前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兴安。为祖父上尊号为太武皇帝,封拓跋余为南安隐王,葬于金陵,大赏拥立大臣,又命拓跋寿乐c长孙渴侯出城捉拿宗爱c贾周,加之五刑,灭其三族,下旨安抚百姓。

    十一月初九,皇帝追谥父亲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母亲闾氏为恭皇后,尊乳母常氏为保太后,封故西郡公之女冯煦为贵人。

    当日,拓跋濬下朝后亲自捧了礼单,身后内侍牵着白羊两口,白马六匹,又有人捧锦缎二百匹,兽皮二百张,金二百斤,首饰十二匣c玉璧十二对,酒十二斛,白米十二斛前来纳征。

    冯太皇太妃听了通传,早迎了出来,笑道:“那些汉家旧礼,早已经废止不用,陛下又何必如此呢?”

    “

    姑姑,我本就应下要大礼迎娶煦儿的,如今却只能封了贵人,六礼便更不能废!”

    冯太皇太妃笑着摆手道:“不敢当陛下之称。”说着迎了皇帝入殿。

    到了殿中,两人又为座位谦让不止,恰冯煦自后面过来,便含笑扶着姑姑先在上首坐下,“若在外面,自然要依君臣之礼;如今在宁心宫里,我们就只述家人之礼。”

    冯太皇太妃扭不过他们两人,只得先坐了,却只于炕桌一侧坐下,又让拓跋濬与冯煦对坐,含笑道:“如今朝政日渐井然,平城安定,我这边安闲富贵,只盼着你们两人能和睦一生。”接下礼单,又嘱咐了几句要相互体贴之语,便让他们到后面说话去了。

    拓跋濬拉着冯煦的手进了房里,笑着上下左右细细打量,“第一次过来时实在匆忙,如今总算能堂而皇之地进来了。”

    冯煦回想起拓跋濬骑着马闯到了宁心宫的情形,“那时你好无礼呀!”

    “若非我无礼,你哪里能从此一心待我?”

    果真那一次拓跋濬不顾一切地到宁心宫诉说心事,自己才倾心相随,冯煦微微地笑了,“我们也算很幸运了。”几十天前,谁知结果会是如何?拓跋濬磨刀之时,自己也存了死志。

    先帝驾崩,南安隐王与宗爱掌控京城数月间,他们共同经历了多少事?那日日夜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