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8.求太后救我(第1/3页)  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冯煦听着几个太妃的请求不由一笑, 过去她身为皇后,对于皇子皇女们还都用心,总能尽到嫡母的责任, 但是,“如今, 这些事都要皇上做主了。”

    李太妃和耿太妃原本也是这样觉得的,她们与皇上的关系更加亲密, 一向以为皇上定然会关照她们并她们的孩子。可实际上,太后离开京城之后,她们并没有更加如意。

    耿太妃小心地道:“皇上本意也不想将武邑许给丹阳王的, 可是他扭不过朝中的大臣们,只得许了。如今只有太后能替武邑将亲事回绝了,毕竟武邑也是太后的女儿。”

    李太妃也点头又道:“长乐也正是太后的儿子,再不封王面子上也不好看呢。”

    正说着,南阳大长公主来了,“现在你们想起来太后是长乐和武邑的嫡母了?可是已经晚了!”

    论起来南阳大长公主的辈份比太后还高,又曾为魏国立下功劳, 便是文成皇帝在的时候也要让她几分。偏偏这位公主只与太后交好, 大家一向畏惧她直爽的脾气和如刀子一般的言语, 眼下一时无言, 各自垂头准备悄悄退下。

    南阳大长公主却不是随意罢休的性子, 指着耿太妃道:“身为公主, 既然享受了皇家的尊荣, 便也要为皇家奉献——武邑嫁给丹阳王有什么不好?毕竟还能留在平城, 过着富贵荣华的日子。当年我可是远嫁悦班,后来又留在大漠十年呢!”

    耿太妃便低声道:“武邑还太小了。”

    “她已经比我出嫁时大了!便是丹阳王也比悦班国王要年轻得多呢!”看着李太妃已经退到了殿门口,南阳赶紧又向她道:“你这么急着给长乐争个王位,等我见了皇上一定告诉他,催他赶紧下旨。”

    皇上的心胸一向不够宽广,他的皇位还不够稳定,加封兄弟为王在他看来就是给自己树敌。乙弗浑当权时,明明白白表现出来的废立之意更是让他心惊,不情愿,若是南阳公主直言自己着急,岂不是惹皇上不快?

    “不必,不必了。”李太妃陪着笑停在殿门口,想回又不好回,想走又不好走,摇头摆手的,十分滑稽。

    冯煦忍着笑拉着南阳道:“听说你前几日去城外了,可有什么事?”

    南阳就笑了,满脸春风,却不肯说,又向曹太妃道:“你可有什么事?怎么还不走?”

    曹太妃躬了躬身笑答:“原是太后留我说话的。”

    南阳就哈哈笑了起来,“我只当你与她们一样呢,竟是误会了。”又转向冯熙,“你要说什么,只管先说,一会儿我告诉你一件大事!”

    冯煦瞧着南阳心里痒痒恨不得立即把旁人都赶走的样子,便简单地问:“我听博陵长公主的意思,你们约好了做儿女亲家?”

    曹太妃十分情愿,拓跋皇家的女儿嫁得好的很少,就比如眼前的南阳大长公主,再比如文成帝的长公主武邑。谁想到自己的女儿乐安公主竟能有如此的福气,竟能嫁昌黎王的嫡长子呢!如今太后地位崇高,昌黎王被封太傅,又兼博陵长公主之势,就是李家也不能与之争锋。且她带着女儿见过冯诞,见他如昌黎王一般容貌出众,性子和善,更是喜欢。此时便陪笑道:“我们都约定了,只是怕求不到圣旨。”

    南阳便急忙说:“只要你们约定了就好,别的就不必管了。”

    曹太妃知道南阳有话要单独与太后说,便赶紧笑着告辞,“如此我就放心了,不敢再打扰太后和大长公主。”

    冯煦便向南阳笑道:“既然你答应了,那许亲的圣旨就由你去讨要。”

    “讨要圣旨又算什么,”可南阳不以为然地道:“何况皇上根本没理由反对,现在魏国国势正盛,不必再与诸国联姻,便是将武邑许给丹阳王,也是给南边宋国看的——乐安和冯诞,一个是他的亲妹妹,一个是他的亲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