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最后的疯狂(第1/4页)  大唐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整个朝廷,包括李柷,他们都没有想到进兵西川竟然会如此顺利。

    兵部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毕竟西川易守难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可没想到萧诺言的马步军和令狐云龙带着的骁骑军,一路势如破竹,根本没遇到像样的抵抗。

    西川军能打,可在朝廷强大的火器面前,犹如纸糊的房子,轻轻一推便倒了。

    更重要的一点,得民心者得天下,禁军将士们是深有感触。

    藩镇无道,百姓民不聊生。繁重的赋税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地主阶层又层层剥削,加上官商勾结,卖儿卖女的现象比比皆是。

    如今朝廷大军来了,他们攻城略地,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地方官吏都是蜀王任免的,他们盘剥贪污,鱼肉百姓。朝廷概不承认,于是这些州府官吏要么被杀头祭天,要么就是下狱流放。受过欺压的百姓登时拍手称快,人人夸赞天子圣明。

    重要的,最重要的,凡是以前卖给地主的土地朝廷一律收回,全部发放给百姓。

    李柷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将地主阶层一棍子打死。凡是攻占的城池,大地主保留其原有的五分之一土地,其他的都由朝廷没收,胆敢反抗者下大狱。

    这些地主大部分兼并而来的土地都被朝廷征收,但他们自身还保留了原有的土地,所以这些地主虽然恨极了朝廷,可毕竟不敢造反。

    往常,无论是农民起义或者是朝廷改革土地,都会收到地主阶层的强烈反抗。

    为什么那么多起义失败,除了朝廷的镇压,他们更多的是受到地主阶层的反抗。因为你动了他们的奶酪,真正关乎国家兴亡的,其实是这些地主阶层。

    同样为什么那么多变法失败,也是因为地主阶层的反对。变法无非就是防止土地兼并,这样那些大地主自然激烈反对。

    天下大势为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还是因为土地。

    一般建国之初,整个上下阶层都被重新洗牌,百姓也都能分到一些土地。只要帝王不作死,一般都会出现一段盛世。

    但到了最后,往往过了几百年,土地开始慢慢兼并。英明的君王就会想办法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变法。

    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土地不让地主兼并,于是就会遭到强大的压力。

    若是变法成功,则天下安定。若是变法失败,土地兼并加倍严重,最后百姓民不聊生,只有揭竿而起。

    李柷这个时代既然赶不上盛世,赶上乱世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容易洗牌。将原先的地主阶层打散,还土地与民。

    只要百姓有了土地,这个天下才会安定,试问人人吃饱穿暖了,谁还愿意打仗。

    半个西川尽归朝廷之手,每每抢下一座城池,先拿大地主开刀。

    将地主们原来的土地收回,重新分配。每家每户百姓朝廷发放地契,土地归百姓所有,但百姓没有买卖转让权。

    也就是说,买卖土地官方不承认,这是不合法的。除非朝廷征收,置换、承包土地可以,买卖不行,这主要就是为了防止以后的土地兼并。

    地主们给其保留原先一部分土地,只要你肯配合,朝廷也不会太过分。

    还有就是,凡是朝廷占据的势力范围,赋税由原来的三十抽一改为五十抽一,以与民生息。

    也就是说,原来朝廷三十斤粮食需要向朝廷缴纳一斤的赋税。这种税收制度自汉代便开始了,有时候国家缺钱了,会增加赋税,改成十五税一或者十二税一,这样就容易造成社会动荡。

    而王建占据的西川,一直实行的十二税一的政策。这还不算,每年的徭役、兵役、各种明目的苛捐杂税层出不穷,西川早已成了人间地狱,若不是朝廷大军来了,官逼民反也是早晚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