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No.296、一天(第1/4页)  锦绣田园:农女种田要发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临到中午,刺玫丛这儿留了几个人看着大家上午的成果,其余的人就一起下山吃饭休息。

    现在虽然说已经是秋天了,气温也没有前段时间高,但这段时间的气温就是两个极端,早晚冷,中午又热,况且刺玫丛生长的区域是片平地,周围又没有高大的树木能遮挡阳光,大家顶着太阳干了一上午的活儿还是挺热的。

    秦嘉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上下班的时间上定的宽泛了点儿。

    上午是11点下山,而与之所对应,上午上山的时间自然就提前了些,提前到了7点。路上用大概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到到下山的时候能有3个半小时左右用来干活儿,反正现在天虽然亮的晚了点儿,但和夏天比不太明显,7点天也早就亮了。

    下午上山干活儿的时间定在了两点半,半个小时后抵达刺玫丛差不多3点,这时候虽然还有点儿热,但同样的,和夏天比还是挺凉快的,再加上现在天黑的稍微早一点点,所以这个时间还算合理。

    秦嘉和曹念两个人跟着雇佣来摘刺玫果的人们一道下了山,到山脚下,曹念去开锁,秦嘉则是跟刘金花说话,刘金花正数落她:“你们俩下回再过来,记得跟婶儿早说一声,婶儿好买好菜做饭啊。”

    孙山村离里人村远,秦嘉两人来回奔波也是浪费时间,再加上他们也没准备下去不上山了,所以就跟刘金花说中午要在他们家蹭一顿饭。

    这次秦嘉两人临时起意,还是等两人到了山上,闲聊时被刘金花问到了午饭怎么吃,秦嘉才想起了这件事儿,就跟刘金花说午饭要跟着孙家人一起吃,当时刘金花就皱起了眉头:“你们俩也不早说一声儿,现在再去买菜买馍,不知道小铺里还有没有。”

    她说着,就拿出了手机给儿子亮亮打电话,他们两口子都出来干活儿,午饭晚饭就是刘金花的婆婆做的,老太太虽然耳朵不太好使了,但做个饭还是没问题的。不过因为婆婆耳朵不好使的原因,刘金花就给儿子打了电话,让儿子转告给婆婆。

    亮亮挂了电话,就跟奶奶说今天秦嘉和曹念两人要在家里吃饭,得去买点菜和馍馍才行。

    老太太听了,就让亮亮拿钱去村里的小卖部买菜。她老人家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了,腿脚也不太利索了,因此她虽然在家做饭,但如果需要买什么,都是交给孙子跑腿。

    亮亮应了一声,回屋拿上五十来块钱,去了村里的小卖部。

    现在家里种的菜都还能结,亮亮拿着钱除了买了十块钱的馍馍,另外买了一点还算稀罕的菜,又称了点儿猪肉、拿上一包花生米,结了账拿着剩下的钱回了家。

    祖孙两个进厨屋忙活,亮亮给老太太打着下手,帮着洗洗菜、择择菜什么的,等秦嘉曹念和孙大栓两口子回到家,祖孙两人正好拾掇出来了一桌饭菜。

    秦嘉和曹念把带来的礼物放到屋里,听说可以吃饭了,一边洗手和一旁的亮亮搭话。

    馍馍虽然半晌午才买回来的,也是卖馍的人今天刚送来的,但其实并没有多软,甚至还有点儿干,因此,老太太炒猪肉的时候就把馍馍放到了篦子上加热,这会儿从锅里拿出来,一个个的又白又软又烫,哪怕是干吃都很好吃。

    这是秦嘉和曹念两个人第一次吃到老太太炒的菜,出乎意料的是,老太太手艺还不错,菜里面油都很多,秦嘉一直觉得,像老太太这种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长辈,炒菜一般是不怎么舍得放油的,然而老太太不是,她炒菜很舍得放油,因为油放的多了比少放的要更好吃。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没条件,等后来条件好了点,就有了口腹之欲。

    而在孙家,炒菜不舍得放油的是比老太太年轻二十来岁的儿媳妇儿刘金花。

    刘金花七十年代生人,虽然没经历过大饥荒,但她小时候那时候的条件也没好多少,加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