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重逢却陌生(第1/3页)  若你不曾来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夏天,对于王静怡而言是一个适合窝在家里吃吃冰激凌c看看小电影的季节,除非必要,绝不出门。宋哲不断打趣她说:“如果你的粉丝知道他们心目中的女神时年是个整天赖在家里的小懒猪,不知会作何感想。”收获了王静怡扔过去的一个抱枕。

    “宋哲我告诉你,宅才是新时代女神该有的生活方式,是女神的标志性行为,你这个奔四的老男人是不会明白的。”

    “好好好,是我不懂你们这些奔三的小女孩的生活方式。”宋哲宠溺地反击。

    这个夏天,王静怡却不得不暂别她心爱的小窝,出趟门,而且目的地还是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北京。

    王静怡把在八月的炎夏出行称为堪比满清十大酷刑的当代第一大酷刑,对于这次北京之行,王静怡也是思量了很久才下定的决心。她要去跟新锐导演冯至签约,卖出她去年集结出版的小说《曾遇见,念一生》的影视版权。虽然直接签约再把签约书寄去北京能让王静怡省事许多,但是为了与冯导就某些细节问题进行商讨,王静怡最终还是准备亲自去一趟,毕竟,这是一本对她意义重大的小说。

    没错,作为一名被戏称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非要秀才华的死宅型女神,王静怡是个颇有些成就的小说家,出版8本小说,总发行超8000万本实体书。

    作为被众多粉丝与评论家称为最会虐杀的小说家,王静怡的小说始终有“爱情的刽子手”之称,充斥了惨烈c犀利与沉默的忧伤,这也让她在一众温情脉脉的言情小说家中脱颖而出并迅速被国内小说界认可。而最让外界震惊的是,这位一向钟情无底线悲剧的小说家有一天写了一本虽然依然是悲剧结尾,但无处不荡漾着温情脉脉c缠绵悱恻而又荡气回肠的纯美爱情——《曾遇见,念一生》——风格不同,手法不同。同年,这部历时两年精心写成的长篇小说获得了新小说最佳故事奖。

    王静怡在接受《小说界》的采访时曾说:“我为了它,倾注了我前半生所有的才华与感情,到了它,我与我的小说才终于获得了新生。”由此可见,这部对当代小说界震撼颇深的小说对王静怡更是超乎其本身以上的重要。

    而这个夏天,为了这部被打上“新生”烙印的小说,王静怡决定北上,跨越大半个中国,从南到北,回到北京。这个决定是艰难的,而这艰难的程度完全可与当初她决定写这样一本小说相提并论。

    虽然出发前宋哲亲手包办了一切,但是到机场时还是相当不放心,又扯着王静怡严肃认真地交代了一番,从“下飞机记得打电话”到“旅馆的一次性用品千万别用”等等,直到最后时刻,才放王静怡去登机。王静怡有百分之百的理由相信,如果不是宋哲明天要作为重要发言人参加国际基督教文化交流研讨会,他绝对会亲自把自己送到北京,然后时刻监督自己的衣食住行。

    她的这位男朋友,在外面是一副高冷狂霸学者风,在她面前却始终按捺不住内心深处的一颗叨叨老妈子操劳心。

    等到已经过了安检,王静怡不经意的一回顾发现宋哲依然站在原地,意识到她的目光,迅速对她挥手笑了笑。

    这些年,他一直把我照顾得很好。王静怡想。随后登了机。

    从a城到北京,三个小时的距离。

    三小时的路程对王静怡来说实在是短暂至极,这得益于一本名叫《旅行的艺术》的书,她一直习惯带着它出远门。这是一本与她有相当深的渊源的书,在过去的年华里她购买了五个版本,而她手上的这本,出自译林出版社最新版本。

    对于这样一本她早已烂熟于心c不知重读了多少次的书,她既没有必要按照秩序从第一页开始阅读,也不必刻意从某一页继续。她了解它,就像了解自己手中的纹路,她理解它,就像理解心口重重的年轮。从前c现在,她曾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