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太守不易做(第1/2页)  这个汉末很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深夜,驿站里。

    早已入睡的董杰被李嗣源叫醒。

    “嗣源,这么晚了有何事?”董杰揉揉睡眼朦胧的眼睛问道。

    “公子,有客前来拜访。”

    “大晚上不睡觉来拜访我干嘛不见!让他明天再来。”董杰扭头便睡。

    “可他说是奉太后之命恭候公子多时了。”

    “什么?!!快快,嗣源,快请他进来”董杰闻之大喜,连忙起身穿衣。

    “诺。”李嗣源应声离去,不到一会儿,一个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中年文士跟着李嗣源走了进来。

    文士见到董杰,不紧不慢道:“渤海长史杨景字焱文,见过大人,奉太后之命,在此恭候大人多时,下官公务在身,未曾远迎,还请大人恕罪。”说罢便向董杰行礼。

    其举止雍容尔雅,让习惯跟粗人打交道的董杰不由一愣,好半响才回过神来,连忙颔首笑道:“无妨,本官刚到此处,一路舟车劳顿,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也不想劳烦诸位,先生请坐吧。”

    “诺。”

    趁着杨景坐下的功夫,董杰向系统检测杨景的数据,“杨景,武力34,统率67,智力81,政治85”,“四维倒也平常,智政皆破80,也算是不错的幕僚。”董杰暗道。

    凉风吹袭,董杰命人摆下酒宴,与杨景对坐在房间内,明亮的油灯发出啪啪声响,两人寒暄几句后,董杰也不打算拐弯抹角,直接问道:“不知先生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杨景把玩手里的酒杯问道道:“大人初到渤海,不知对未来发展有何打算?”

    “”杨景的问话让董杰听到不由虎躯一震,这问题很耳熟啊,看过太多网文小说问这话的基本就是在考验主公的才智,看是否值得为其效力啊。按照剧情来走,基本就是主角畅谈天下大势,让其彻底被主角的雄才大略所折服。

    董杰心道莫非这杨景还在考量我?这我熟啊,不假思索便道:“当然是要匡扶咳咳咳!”话说一半,董杰突然猛烈咳嗽,连喝几杯酒,把即将脱口而出的话给咽了下去。

    “大人怎么了?”杨景关切问道。

    “没没事。”董杰连忙摆手,心里松了一口气,看小说看多了,差点就把匡扶汉室给说出来了,现在黄巾都没起义,汉灵帝没死,说这话跟白痴没什么区别。

    既然匡扶汉室不能说,董杰思考片刻后,心想还是实话实说得了,便道:“董某初次上任,对官场之事一窍不通,只想踏实肯干,造福百姓,为我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太后既然让先生来辅佐我治理渤海,想必先生必有大才,还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说罢便对杨景郑重施了一礼。

    这招是效仿刘备的礼贤下士,见董杰这样对待自己,杨景倒是很感动,心道此子年纪轻轻身居高位不心高气傲,反而能谦恭下士,日后必成大器,连忙把董杰扶起,道:“大人言重了,下官受太后恩赐自当竭尽全力辅佐大人,今夜下官前来正为渤海一事而来。”

    “哦,先生有何指教,董杰洗耳恭听。”

    “那下官就直说了,今日某听闻大人与一叫高湛的士卒发生争执,不是可有此事?”杨景问道。

    “正有此事,此人仗着其兄乃军中将领,便开始胡作非为,竟敢冒犯我,某便狠狠责罚他一顿,难道有何不妥?”

    杨景没有回答董杰的话,继续道:“浮阳城地方豪强居多,其中以高氏,张氏,王氏最为强势,是浮阳城历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豪门,渤海郡大多数官员皆出自这三门,而这三门里,数高家最强,稳压张,王两家,高家家主高滕自祖父那辈就开始担任渤海都尉,掌管渤海军权,到他这代已是三代,大人即为渤海太守,自然少不了与他们打交道。”

    “不知高湛是高滕何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