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0 大结局(第3/5页)  国子监大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在哪,朕的皇儿在哪……”

    叶问天长叹一口气。

    “皇上!如今的小王爷,老夫的徒儿赵允初!就是那个当年老夫在伞盖大槐树下的暗流中,捡来的小皇子。”

    “初儿……”

    皇上不可思议地望着叶问天。

    当年的小皇子,竟然就是八王爷府中的小王爷。

    不由得,所有人的目光,竟然都集中在八王爷身上。

    只见八王爷默默点点头。

    “皇兄!此事涉及宫中隐秘,臣弟无凭无据,也不敢肆意声张啊。臣弟之所以清楚初儿的身份,只是臣弟当年偶然见了李妃娘娘贴身的荷花绣,又恰逢李妃诞下狸猫,被打入冷宫,才联想起来,此事必有阴谋。”

    “这么多年臣弟小心翼翼,明察暗访,这才有此结论。本想初儿一辈子在王府,亦无不可。然现在乃是我大宋危急存亡之秋,臣弟不敢隐瞒,还请皇兄定夺。”

    八王爷语气森然,从怀中拿出那枚做工精细的手帕,交到皇上手中。

    皇上颤巍巍地坐起来,望着手帕,老泪纵横!

    “没错!这便是当年朕亲手送给李妃的手帕,朕记得!初儿……朕的皇儿……”

    文德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默默地看着皇上,八王爷,以及那方证明身份的手帕。柳云懿目光希冀,望着那方手帕,沉默了许久,这才抬起头来。

    一瞬间,只见她神色有种无法体会的释然,又添一抹易懂难言的伤感,最终,那方手帕,在柳云懿的眼中,如同当年扬州城外,断线了的风筝,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模糊!

    一个月后,圣上驾崩,举国齐哀!

    丧礼举行之后,潘丞相宣读陛下遗诏,着一个月前认祖归宗的皇子赵允初,继承大统,重振寰宇。

    皇子赵允初在位期间,重用名臣猛将,文有相公范仲淹心忧天下,武有狄青、种谔安邦定国。并试行仁政,天下称赞!

    史留名,谓之仁宗皇帝!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非谋反大罪,皆从轻发落,并免除天下百姓三年赋税,举国欢腾,不言而喻。

    西风紧,汴梁城北烟尘漫!

    一批天牢死囚,被开封府尹的捕快衙役押解出来,出了城门,踏上征途。

    这些死囚,本是麒麟社的成员,谋反叛乱,理当九族皆诛。但新皇仁德,只诛贼首,余者刺配边疆,充军要塞。

    城门口,柴王爷一身布衣,由两个捕快押解着,双眼凄迷的望向西北。

    谋逆之罪,罪不可恕,但新皇还是开一面,念在柴氏祖上的禅让之功,只将柴王爷剥夺了王爵,刺配延州府,其余王府一干人员,并未有任何不妥,甚至柴王之位,依旧世袭。

    天牢之中的一番境遇,让柴王已经看开,明白新皇的恩德。

    否则,城门外,不会有依旧身穿锦衣的柴氏族人,前来为自己送行。

    柴王妃怀里抱着婴儿,翘首以盼,终于见到柴王爷,激动地跑上前,两人相视无言,眼泪汪汪。

    良久,柴王这才长叹一口气。

    “今日有此下场,都怪我当年鬼迷心窍,误信谗言。辛亏当今圣上宽宏大量,否则,累及家人,你我怕是九泉下见,也不会有今日你为我送行之举。”

    王妃眼中泪水更如泉涌,好生伤感。

    余下的柴氏族人打点了捕快,从准备的食盒中拿出饭菜和干粮。

    “王爷,此去路途遥远,先用些饭菜,再带些干粮,路上也好进食。”

    正说话间,一驾车马,在城门出现,侍女跳下马车,打开车帘,露出柳云懿那张极美的素颜。

    柴氏族人和一干捕快衙役慌忙下跪行礼。

    “拜见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