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意外事件(第1/2页)  都市之经营之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顿饭一直吃到了一点多,向海阳挑着说了一些自己的事,至于赚了多少,向海阳也只是以没多少搪塞过去了。说做品牌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反正史努比商城也要明年才会成立。

    郑魁没多想,先不说做品牌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就是简单想想,自己这个外甥满打满算也就半年时间,还是一个人在杭城这种卧虎藏龙的地方,又能赚得了多少钱呢?

    说起第一桶金,喝了几杯白酒下去后,郑魁的话就多了起来

    三海这个地方,濒临东海,下辖的望远镇是小有名气的天然避风港,早在八十年代“下海”这个词兴起的时候,原本以海洋捕捞为主的望远港逐渐成为了小商品c烟酒的走私港口。

    虽然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严打彻底地打掉了走私,但是七八年的时间里,也着实有一批三海人借着走私挖到了第一桶金。当然,那个时候郑魁还在外地当兵,没赶上这波浑水摸鱼的时机。

    严打过后,枪毙了一批,关押了一批,也留下了一批。

    随后,幸运地躲过严打的这一批人,开始办厂做正当生意,尤其以绣花厂c服装厂居多。向海阳小学的时候,几家亲戚也凑钱开了几年的绣花厂,寒暑假的时候向海阳和表哥c表姐也会去绣花厂帮忙做事,赚点零花钱用用。

    只不过随着服装厂的规模大了起来,也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绣花厂的行当里,郑魁雄心勃勃的发财计划也很快就夭折了。越来越多的绣花厂加入到竞争,再加上一些服装厂干脆自己买机器做自己的绣花业务,市面上的业务量越来越小,而且价格战导致了利润越来越薄

    也就三年多时间,向海阳小学还没毕业,这个凝聚了几家人的绣花厂就关门了。

    经历了挫败的郑魁并不死心,换了个思路,和自己有过业务往来的几家服装厂打好关系,又拿出了全部的三万块家底,带着张红跑到京城去做服装生意去了

    有几件事向海阳记得特别清楚,一次是郑魁自己这个大姨父穿的破破烂烂地回家过年,聚餐的时候才听郑魁说起,那时候火车上扒手太多,不穿地破一点,那点钱都藏不过一顿饭的时间

    甚至为了装穷,连坐票都不敢买,几十个小时的货车,累了就找个角落蹲一会,困了就钻到座位底下,铺张报纸就算有睡觉的地儿了

    再一次,也是过年的时候,那时候向海阳已经上初二了,家里的长辈都配了bb机的年代。几家人特地挑了郑魁回来的那天搞个年前的聚餐,结果左等右等就不见人,一直过了饭点,向国平的bb机才响了起来。

    电话打回去才知道,火车晚点,到杭城的时候没赶上9点回三海的班车,更心酸的是,做下一班车到三海的时候,郑魁一模口袋才发现一共就2块钱了,连打出租车的钱都不够

    看着郑魁依旧滔滔不绝的样子,向海阳在心里默默地点了个赞。那个年代,想赚点钱是真不容易,大姨一家一直到三年前还是租房子住,也就是近几年生意真的好起来了,才在去年买了房子和车子。

    就这样,大姨一家也是所有亲戚里头一份买商品房和开上小汽车的家庭

    因为向海阳突然回来以及提及的事情,郑魁推掉了下午原本去讨债的安排,在家里小睡了一会就带着向海阳往自己的厂子敢去。

    到了厂里,郑魁一边推开办公室一边说道:“海阳,你先坐会,我找个师傅带你去样品间先看看呃~,你好,怎么称呼?”

    办公室里出乎意料地居然坐着一个人,闭着眼靠在沙发上,听到动静,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看到郑魁推门进来

    “等等,你叫海阳?向海阳?是张梅的儿子?”听到郑魁的话,这个人瞬间把目光集中到了跟着进来的向海阳身上。

    郑魁下意识地上前一步挡在向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