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宋缺(第1/2页)  道证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天,正道魁首四大圣僧,白道支柱散人宁道奇尽皆殁于长安跃马桥。

    江湖的天,变了。

    这一战之后,佛门元气大伤,封闭了少林、栖霞等等著名的寺庙山门,慈航静斋的活动力度也一下子减弱了不少。

    结合道信大师临死前的一句话,魔门邪帝就是魔僧苦乘的消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整个江湖。

    自此王旭被称为天下第一高手,但是他却并不是魔门共主,因为自跃马桥一战之后,王旭就离开了长安,再也不曾与魔门接触过。

    魔门这下子就坐蜡了,虽然魔门声势大涨,但是这可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只是由于正道顶尖高手死了个精光,这才让他们在江湖上称王称霸。

    虽然如今正道退让,但是破船还有三斤钉呢!虽然四大圣僧、宁道奇这种级别的高手佛门凑不出来,但是宗师还是有不少的,迫于王旭的存在不敢与魔门争锋,但是魔门也没讨到什么好处。

    魔门现在的情况就是,明面是天下第一的大势力,但是佛门这个死敌他们始终就是按不下去。徒有第一之名,而无第一之实。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另一边,茫茫烟雨之中,一个身穿灰色道袍的年轻道人,独自行走在天地之间。

    看着天地山川的广阔,长江大河的奔涌,王旭的心情都开阔了些许。

    浓烈过后,便是一阵阵的空虚。

    岭南风景不同别处,不同于北方的苍凉广阔,有着独属于江南的秀丽,那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美。

    看着江南烟雨下的美景,王旭的心态也慢慢变得开阔起来,空虚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平静,波澜不兴、深不可测的潭水一般的平静。

    宋家山城外观和内在会给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若前者令人想起攻守杀伐,那后者只会使人联想到宁逸和平。

    城内分布着数百房舍,以十多条井然有序,青石铺成的大道连接起来,最有特色处是依山势层层上升,每登一层,分别以石阶和斜坡通接,方便住民车马上落。

    道旁遍植树木花草,又引进山上泉水灌成溪流,在园林居所中穿插,形成小桥流水,池塘亭台等无穷美景,空间宽敞舒适,极具江南园林的景致,置身其中,便像在一个山上的大花园内。

    主要的建筑群结集在最高第九层周围约达两里的大平台上,楼阁峥嵘,建筑典雅,以木石构成,由檐檐至花窗,缕工装饰一丝不苟,营造出一种充满南方文化气息的雄浑气派,更使人感受到宋阀在南方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旭在亭台楼阁、花木林园中穿插,来到位于山城尽端磨刀堂入口的院门外。

    宋家山城结构复杂,常人来此,若无熟悉地形之人带领很容易迷失道路。但是王旭却绝无迷路之忧,盖因磨刀堂那凛冽的刀意无时无刻不在为他指引着方向。

    王旭看了一眼那柄天刀的方向,迈步踏入了这扇大门。

    进门后是一道横越池塘花圃的曲廊,沿廊前行,左转右曲,放眼四方,绿荫遍园,步移景异,意境奇特。

    曲廊尽端是座六角石亭,恰是池塘的中心点,被石桥连接往环绕庭院一匝的回廊处。

    石桥直指另一进口,隐见其中是另一个空间,古树参天,茂密硕壮,生气勃勃。

    穿过石亭,过桥登廊,通过第二重的院门,眼前豁然开阔,尽端处是一座宏伟五开间的木构建筑。

    一株高达十数丈的槐树在庭院中心气象万千的参天高撑,像罗伞般把建筑物和庭院遮盖,在阳光照耀下绿荫遍地,与主建筑浑成一体,互相衬托成参差巍峨之状,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缓步登上有牌匾刻上“磨刀堂”三字的建筑物的白石台阶。

    只见磨刀堂偌大的空间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