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传 宗(第1/7页)  念念梓里挽朝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

    张二叔的大儿子润生骑着自行车在街上急火火地驶过,看见邻居或长辈在街头,忙下了车子打招呼,只用脚尖儿点了一下地,又赶紧跨上去,加速前行,沿着大路往镇外匆匆赶去。

    王瘸子大奶奶笑着骂了一句:“这臭小子,慌的啥呀这是?”

    远远地看见张二婶儿沿街走来,王瘸子大奶奶忙上去问:“啥事儿?看你家小子的一脸笑模样,嘴咧得跟裤腰似的,看样子是好事儿!该不会是媳妇生了吧?”

    张二婶儿脸上有迎来新生命的紧张,但带有明显的遗憾,有些不满:“小子到河滩上挖沙子去。媳妇生了,生了个闺女,润生还乐得那样!”

    邻居连忙略带安慰地表示关心和祝贺,年纪大的人都陪着笑。

    王瘸子大奶奶道:“闺女c儿子还不都一样吗?我一辈子就一个闺女,这不也很好嘛!”

    三大娘笑道:“这才是头胎嘛,头胎生闺女好!闺女都很孝顺,带得下面的兄弟姐妹都跟着孝顺。”

    张二婶儿脸上这才露出喜色。

    大奶奶关心道:“还顺利吧,大人孩子都好吧?”

    张二婶道:“开始有点难产,多亏了段景元他娘手段高明!”

    段景元的母亲段大娘是镇上有名的接生婆,当地称为“拾娃娃”。段景元也算是镇上的一位能人,不但有文化,而且做生意比较有头脑,人物又生得儒雅端正,相貌堂堂。段家住在镇西头一个小巷子里,街巷虽小,他家门面却建得很有档次。段大娘接生三十余年,很有经验,比镇医院的医生技术都好!很多临时出现的疑难症状,段大娘都能够迎刃而解,转危为安,所以在方圆十几里很有名气,凡是有快生娃的人家都先提前给段大娘打个招呼,到时候派人来接她。段大娘基本上不下田,浑身上下终日里收拾得极为干净利索,加上儿子也有头有脸,所以整个人显得很精神,有点儿气派。

    润生不久从河滩上扛来一袋沙子。

    家乡的习惯,凡家有婴儿出生,都要到河滩去挖细沙,回家用细箩细细地筛过,只剩下质地细腻如面粉一样的细沙,握在手里从指缝里直往下漏。把细沙在炉子上炒透了,消了毒,热乎乎地包在尿布里,婴儿的屎尿都融在细沙里,又干净又舒服。一天根据情况换三四次。用过的细沙再送回河滩,经风吹日晒及河水冲洗,又变成了干净的细沙,而河滩上的沙子也不见减少。小河湾里依然是白亮亮的沙滩c碧莹莹的水。

    七天以后,还有一个风俗,就是要给婴儿“送宗米”。这句话,是家乡的方言表述,是新生儿出生之后必备的一项礼仪。用蒲柳斗装上红鸡蛋等物品,送到孩子的姥姥家。说是送宗米,其实没米,而小米也是产妇必备的食物,大概就是送宗米的说法缘由。

    张二婶自打小孩出生,便一直忙活,“送宗米”前一天实在太忙了,便请了母亲过去帮忙。母亲精心挑了二十九枚鸡蛋,送给张二婶,算是道贺。镇上的乡亲们也纷纷送来了鸡蛋。家乡送生小孩的贺礼都是鸡蛋,而且,生女孩要送单数,生男孩要送双数。

    送宗米的鸡蛋是煮熟的,染上桃红色,家乡叫洋红,红艳艳的,很漂亮。母亲和张二婶忙着染好了鸡蛋,放在了筐子里晾着。接着便在一片小鏊子上做“焦饼”。这种饼的主要原料是极细腻的面糊,里面放上盐和芝麻,在小鏊子上大火烙成。这种饼极薄极脆,显得非常细致精巧。送粥米的时候,蒲柳斗里底部垫上麸皮,放上熟鸡蛋,鸡蛋上面放上这种焦饼。为什么要放入这种焦饼,不得而知,大概是寓意生命之脆弱的意思吧。

    送宗米之后,张二婶便挨家挨户地给随过礼的邻居们送红鸡蛋,一般是五个或六个,同样有男孩和女孩儿的单双数区分。小孩子们特别爱吃这种红鸡蛋,觉得比普通的鸡蛋好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