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人生转折(2)(第1/3页)  华夏之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吃完饭,找乐师,又练了一遍古筝。把箭头全拿出来,用所剩沉木又重新做了弩箭,抽了一支补充到箭袋。其他的都放到了背包。白狼兄妹还在院子里调戏仆役丫鬟,笑声多过尖叫,兄妹两个配合很是默契。

    如此匆匆数日,转眼已是九月初,今日是搬进新府邸第一天,三进的院落,后院有专门的演练场所,供欧阳轩和白狼操练,还是那种架子上的悬木机关,移栽了不少树木。中院是聂聘两口子居所,前院是会客之所,丫鬟仆役住在厢房,建筑都是一样的风格。通过聂聘在奴隶市场上买了500名孤儿做丫鬟仆役。

    这个时代的饮食都是用动物油,这个很让欧阳轩头疼。思来想去,又是百科,又是实验。最后才掌握了用杠杆原理用石头和石臼压制提炼豆油的方法,找了几个聪慧的孤儿,交给他们方法。这个年代黄豆都是用来喂马,很便宜,在外城收购了百石,找了一个铺面,每日加工些贩卖。卖得也不贵,一般百姓都能买得起,比动物油还便宜一点,欧阳轩定的利润额不能超过2成。经过几日月的销售,效果还不错,其实欧阳轩制作豆油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炼青霉素。

    每日的饭菜也是找孤儿教了他们用豆油炒制食物,自己原来算不上大厨,但要考个二级证还是没问题,利用现有的食材开发了二十几种菜品,只是这些孩子学得慢,没办法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拿个铲子都有问题。

    上午吃完饭,和聂聘在后院凉亭里品茶,看那些孤儿在下面在白狼监督下锻炼。“贤弟,你要这么些孤儿做什么现今他们的待遇足可超过大富之家的嫡传之子,只为这侯府做差役”

    “某最看不得孤儿受罪,与其去别人家里受罪,不如在我这里受些辛苦,过得快活。以后聂兄见到未成年孤儿尽可收之,铺面内如雇佣差使也已孤儿寡母为主”。喝了一口茶,挥了一下手,让孩子们自去玩耍。回头又问道“纸张可曾批量生产”

    “嗯,产量尚可,只是不知为何要用灌木枝条,每日采伐甚是麻烦”。“树木大批砍伐,子孙将来用何另告之主事,店铺污水皆经碳木砂石槽后方可排入河中。等陶匠到了,还要开瓷器作坊,亦是同理,此次改建府邸,还要谢聂兄之助”。

    “贤弟,现今油纸两铺皆为独断经营,恐惹其他王侯贵戚猜忌,而发事端”

    “无妨,暂且先做着,容我再想想”

    “封地庭院也已完工,贤弟打算何时动身”

    “一会儿去和陛下、太后辞行,部从家眷还请聂兄妥善安置于封地内,封邑户数如若超出可找内史推掉些原有封邑户数,其他的皆由聂兄做主即可。”

    “今后作坊皆搬至封地,某提供方法,训人手,其他皆由聂兄代为管理。另雇些高明医匠安置于府院医馆,按某所列名目采购药材。所需金钱如若不足,可与王后贵戚拿某带来玉石贩卖和兑些金块。去安置吧”

    通过这些天被聂聘灌输的汉人哲学,欧阳轩也渐渐开窍。本来就不是笨人,再加上48年的丰富经历,可以说是一点既透,思考问题也在一点点的转变自己原有的方式,其实按年龄算欧阳轩甚至要比聂聘还大。前几日九月初一大朝会上,因为欧阳轩的出现,原本的和亲,匈奴人主动放弃了,只是提出了开商的要求。刘启欣然同意,晁错、袁盎等以与胡蛮化外野人交往通商有失汉室尊严为由竭尽全力反对,都被一一否决。最后的矛头都指向欧阳轩,原因就是欧阳轩给了匈奴人十只弩箭答应放行其大宛贩马商队。欧阳轩也是据理力争,以改良汉地马匹种群有益于战事、更做等。最后在刘启和太后支持下,晁错一方败下阵来,最后只能以列侯无实际官职者不得久居京城为由,让欧阳轩尽早离开长安。

    上午骑马带着白狼兄妹先去长乐宫,与窦太后辞行。刚到殿门口白狼兄妹明显是很熟悉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