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战前刺杀(第1/4页)  华夏之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乐宫温室殿。刘启坐在案几后,眉头紧锁。案几上放着四封奏简和一张纸纸书,还有一封已经拆封的红麻布包裹的绢布急奏。下面躬身站着三个人,丞相陶青、廷尉张鸥、中尉陈嘉。四封奏简一封是半月前晁错上书君上御驾亲征书,一封是袁盎十天前弹劾晁错,一封是这三位刚送递的弹劾诛杀晁错奏简,还有一封是晁错弹劾扈候鼓励乡民不是农耕。那张纸上写着欧阳轩师门训,绢布急奏是七队到达的位置。刘启就这么拿起一个放下一个,反复的看了有两个时辰,现在已接近巳时。“诸公所奏朕准了”磕磕绊绊的说出了最后的评语,拿起朱笔,在简牍上作了朱批。“丞相,起草诏书,按诸公所奏及奉常之言诛晁错”,说完让黄门把袁盎的奏简和联名奏简给了丞相陶青。“速去办理,今日即斩”。“臣领命,这就去办”,说完转身欲退。“慢,晁错施腰斩,其族裔交廷尉斩杀,另中尉由汝前往传旨命晁错晋见,与东市繁华地示诏斩之,头首交由奉常,可否明白”,“臣等领命”。还没退到殿门,刘启的声音又响起,“丞相拟诏,替朕申斥扈候鼓民弃农更之事,命其封邑乡民公田按二十税一交足钱粮,其他王侯封邑皆是如此,去办吧”。

    刘启无力的挥了挥手,三人告退而出。一个政治交换也在他的内心剧烈的交锋。晁错毕竟是自己的老师,是先帝的开朝功臣,在与民生息等政策上,功不可没,但其急功近利,心胸狭隘,仗帝宠排挤打压意见相左之士,更是把自己推向了危险的边缘,而其却与后方稳坐,其心可诛。让黄门将桌上的简牍和急报收拾起来存档。拿着那张纸出了殿门,摆驾神仙殿。有的时候母爱或许能带给自己一些安慰,这是刘启想的。未到中午,神仙殿内光线明亮,除换了玻璃窗户,还在每个油灯后都有半球形的玻璃水银镜面,反射微弱的灯光。让原本昏暗的殿堂,现在如同室外。“母后,安好”,刘启进殿后施礼问候。“陛下,坐吧”,太后品着茶说道。“喝点扈候特供的茶水,解解心中烦闷”。“也好”。正在给太后忙活着冲茶洗茶的翠儿,很知趣的拿出一袋新茶,倒掉老茶叶,银勺取茶,冲泡洗茶一套程序。自己喝了一杯,再分给太后和刘启各一杯。冲泡功夫很明显是长时间练习的结果,丝毫不慌乱,也没有烫手的情况发生。“朕的宫里那些嫔妃没有一个有如此功夫,明日朕差个宫女与翠姑好好学学”,“你那些嫔妃没一个老身看得上眼的”。“这扈候倒是很会弄这些文雅之物,这茶一道高贵文雅,又不失风韵,朕也曾听过其弹奏筝曲,比这宫中乐师强上数倍,朕也荒唐的以内史之职换得其一幅尚好佳作”。“哈哈,老身略有所闻,也该是这陵县令有此运道,窦婴那,老身已说过了,就看陛下如何去做了”,太后挥退了殿内其他人员,只留翠儿服侍饮茶,“嗯,此次如晁错之诛换不得七国退兵,朕自会任窦婴为大将军领栾布、郦寄等将镇北路伐山东等国,太尉镇中路助梁国,敌对吴楚所犯之敌,只是这南路伐吴之将朕还未曾想好,欲用扈候,怕有诸多弹劾之言,以乱军心。尚未领兵,已有弹劾其不是农耕之言,而吴地之南即为其祖上之地”。“陛下务须多虑,言劾乃臣下的职责,如有其功,则可封悠悠之口,只是封邑税地还是要其按量交足,至于其祖地之事,只需陛下去信东瓯,闽越等国告之其族氏携兵欲伐吴即可安之”,“母后高见,就依母后之言,明日即去信东瓯国”。放下了包袱的刘启,心情也好起来,欣赏起这殿中的景物。“母后这扈候也是直的很,为何只给母后殿中置办得如此明亮,为何朕那里依旧灯暗如月”。“还不是嫖儿给老身置办的,给老身置办无人会言劾,给陛下置办只会招来不必要的烦恼,哈哈,这聂氏想的倒是很周到”。

    终南山庄,欧阳轩回来以后每天的生活很简单,医馆,作坊,演练场,山庄三点一线。今天是哪也去不了了,因为陶青来了,还有两道旨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