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王莽的往事(2)(第1/4页)  华夏之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如阁下所料,某确实不是这时代之人。只是前世记忆模糊,已不记得自己为何人,只记得那是一片黄沙大漠,和一个异常的光亮。莽还记得曾做过龙朔那样的火车,和一群穿着绿色衣物的人一同迎着太阳西行。唉,好多事情都记不得了,但有些学识还能依稀记得,就如火车、轮船、还有龙朔豪族所用的车具,只是莽不知其理,而未制得,另这汽油国境之内也是甚少,造之又有何用。莽还依稀记得母亲送行的样子,破败的车站,冒着黑烟的火车,母亲穿着补丁衣物上那枚红色的像章,其他的也都有些模糊”,说完王莽脸上留下了两行清泪。

    欧阳轩静静地听完,大致能判断出他来的年代,手指沾了了点酒在桌山画了一个d的头像像章,“可否是这样”,王莽看完用有些见到鬼的表情看着欧阳轩,然后点点头。“你可记得上山下乡之词”,王莽想了好久,才道:“依稀记得有这个词汇”。

    “轩较之你生活的年代要晚上五十余年,只是轩来源途径与你不同。而轩来时所学与你也是不同,所以治国理念上也是颇多差异,轩曾与军伍服役十数年,曾做过特种兵。如今轩的羽林大军皆是按当年特种兵和朕的学识所练”。

    王莽愣了半天,才缓缓说道:“你我即是来自同一个地方,还请夏王高抬贵手”。

    “不用我动手,你的江山在二十年内也会不保。如若轩执行武帝承诺,恐怕你王氏一族早已灰飞烟灭。你所开创的所谓繁华盛世,也不过是徒有虚表尔”。

    王莽看着不远处的帝陵,发呆了好一会儿,欧阳轩依旧在那里自斟自饮。“莽不过是想实现黄帝盛世尔,造福一方百姓”。

    “你错就错在不该学儒,更不该相信儒生。除了阿谀奉承,写些华丽之词外,还能有什么作用儒学讲究上下尊卑,与你的人人平等之制矛盾颇深。另儒家重师道传承,自会形成世家门阀,儒学只重传道,而轻恶罚,人学之易入歧途,尤以急功近利为上。求学只为官场之用,必生祸乱。没有精神层面上对恶行惩罚的道学,只会让学之者,以学识做器胡作非为,如今汉室之乱不是因此乎你口中讲着仁义道德,干的确实劳民之事,朕说得可对否”

    “儒家大学,岂是如此简单差之远矣,黄帝盛世才是我辈奋斗之目标。人人以德养身,以仁治事,以义为则,以礼歹人,以智识人,以信行事。如此盛世岂不是我等共同夙愿”王莽及时反驳道。

    对于这个狡辩,欧阳轩有万种理由反驳他,只是微微一笑,说道:“你说的这些也只能培养一些愚人尔,即使言行不一致,又将如何”

    “只能曰其失德”说到这里王莽停下了,他隐约感觉到其中有些东西在自己的记忆力逐渐恢复。因为他看到欧阳轩在桌上写下了几个字:原始gczy。

    “今日话即到这里,如若谈及国家大事,可与使节知会朝廷。今日朕就送你一句话:人生而平等,以利活与世,无利则归原始。有利才有社会,利益促进社会进步,需引利导与正途,方是上策”。

    说完一挥手,上来两名羽林侍卫,在王莽和汉庭侍卫的注视下,收拾好桌椅,仅为不大的一个方形金属盒子,装入背囊之中。欧阳轩带着人转身向阳陵大门走去,欧阳轩头也没回的说道:“巨君兄,你我还会再见,后会有期”。

    王莽看着欧阳轩远去的背影,也是百感交集,高声道:“当年和莽一同穿过那道白光的还有一人,乃是一,还望贤弟早日寻道,待莽问声好”。欧阳轩再也没回头,只是扬手做了一个再见的手势。在欧阳轩的心中,那个人早已在他的认知当中,一个和王莽一样急功近利者。

    欧阳轩一行进入终南山,通过密道回到基地,于夜间欧阳轩巡视了一圈太行山,欧阳轩选了一处较为隐秘的地方,打算建一个基地,作为未来战争的后勤保障基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