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回乡入朝(第1/4页)  华夏之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人知道李世民带着他的部属去了哪里,欧阳轩派出了多路人马空地联合寻找,也未找到。长安在欧阳轩强力压制下,斩了百余前隋遗臣和李世民近臣,抄了三十余家和李世民有过密切往来的世家豪门。大唐再次回到了正轨,李渊依旧是皇帝,李建成依旧是太子,削了李世民王位和官职,解除了其兵权。对这次平乱有功的将领进行了封赏,魏征晋中书令,领御史大夫,罗士信晋封鲁国公,骠骑将军,领右武卫,其余将领也都封了国公,全国通缉李世民及其党羽。朝政逐渐平稳了下来,长安的城墙因为羽林军炮火崩塌,欧阳轩从库房中拨了钱粮用于重修城墙,这次欧阳轩派了密事司的人参与到城墙修建当中。

    半年后,已经恢复了健康的李淑宁依偎在欧阳轩怀里,欣赏着海天阁外美丽的风景。“夫君若是妾身有个不测,是不是真要诛了李氏一族”。

    “嗯,不只是朕,可能羽林将士也不会放过大唐皇族。可惜跑了李世民,不然朕定要凌迟了他”,欧阳轩慵懒的靠在竹椅上,说道。

    “相公,大唐使节为何迟迟不来妾身还要带他们游览华夏大好河山呢”。

    “朕以安排了贤妻明日去大学学习,有些东西不学,怕是不能适应华夏生活”。

    “嗯,就依相公安排。那妾身能带着白狼凤皇去上学吗”,李淑宁俯身抚摸着古丽光亮的毛发说道。

    “哈哈,也好,也让华夏百姓在感受一下六百年前的生活”。

    “陛下是说六百年前,妾身也这么做过”。

    “嗯,那可不。去好好感受一下吧”。

    公元六二八年,五月,又到了播种的季节。欧阳轩带着李淑宁又回到了阔别了两年的山庄,庄园外荒山上的果树在羽林军和庄内百姓侍弄下,已是繁花似锦,农田了忙碌的农民依然如往常一样,为庄主的开荒地浇上一遍水,种上羽林军给的种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种子,也不知道庄主是何人,但那种慷慨和对他们的护卫,让他们自发的维护着山庄的繁荣。桦树林里已经很高了,护城河的水还是那样充盈,滋润着庄内的土地,去年一年也未曾下过一滴雨,但是山庄内的百姓庄稼却依然丰收,让庄外的人羡煞不已,今年冬天至今又是滴水未见,关中地区已出现了大量饥民,这也是欧阳轩回来的原因。

    “宁儿,大唐之事朕不宜出面,以后全由你做主。大学也学了不少,该用于实践了。今次就已华夏国皇后大唐平阳长公主身份前往长安。这两柄短刃朕就按前世约定,送与你”。清风徐徐的护城河畔,欧阳轩慵懒的窝在躺椅上说道。将两柄陨铁短刀交给了李淑宁,替他挂好,欣赏了一番,说道:“嗯,不错,有当年的威风。明日入朝,与太子言明,粮食之事,皆为宁儿为中原父老所筹。库存尚有数百万吨,足够大唐所需。让他们出工从庄子护城河西出山口挖条水渠引入各个河道,朕也让基地多放些水,足够关中之需。其他地方朕也无能为力了”。

    “明日入朝可不可以带凤皇白狼,妾身现在已离不开它们了”。

    “带着,而且要打出威风,毕竟是朕的媳妇,入朝不能寒酸了,礼物上多挑点上等货,库里的东西随便用。别寒酸了,朕给太子和皇帝各备了一份礼,明日都带上”。

    “嗯,都听相公的”。李淑宁和欧阳桂一样,有欧阳轩在的时候从来都不思考问题。

    因为欧阳轩回来,山庄内的百姓每家都分得了两头牛。生活在庄外护城河至桦树林的之间方圆百里的百姓是幸福的,分为东庄、临泾庄两个村落,总计三百七十户。都是原来驻守于此的御林军在难民中精挑细选后落户于此,作为山庄的外围防御和掩饰身份之用,在此已经繁衍生息了近四百年,迁入迁出已不计其数。有两个里长管理两个村落,迁入则必须通过门房审核。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对山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