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8章 龙凤呈祥(第1/4页)  华夏之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次传言的势头很快淹没了上一个传言:龙凤腾空西去,说明了夏王和平阳公主将不再保护中原,保护中原的金龙和七彩凤西去,回了华夏国,同时带走了太上皇和前太子,临行前留下了巨额财富埋与山庄废墟之下,只有有缘人才能得其财富,尤其是得金龙者,会得到夏王的庇佑。民间有歌谣唱到:龙凤出,游长安,照中原,龙西行,凤相伴,中国衰,华夏盛,携上皇,敛太子,留聚财,赠相缘,得金龙,安天下,夏王佑,定中原。

    歌谣越传越盛,甚至长安坊间都有孩童在传送,前往终南山废墟寻宝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乎天天为了寻宝都会死伤数人。李世民实在是忍无可忍,派兵封锁了废墟。在唐军刚刚入驻的夜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水,淹没了废墟,驻守的唐军全军覆没,无人生还。但是涛涛的洪水冲刷了唐军军营之后,却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遍野的唐军遗骸。

    一时间风言再起,因为李世民弑兄夺位,惹怒了天神,任何对山庄的敌对行为都将要遭到天谴。李世民连续派了三拨人马,无论是包围还是分散驻扎,无论距离远近,无论高地还是山头,都会被来无影去无踪的洪水淹没,甚至是天河的洪水。让人们不得不相信李世民确实是受到了诅咒,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相信了这一传言。李世民被传言和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事情折磨得日夜不得安宁,但强大的内心战胜了恐惧。

    李世民也不在派兵封锁废墟,任由他人在废墟上找宝,开始改革军制,强化训练。同样采取了当年李淑宁的办法分为文武,开科取士,也同样避开了儒学世家,只要是在文章中提到了儒家观点即被淘汰。奖励耕种变革,建立了格物院,将去过华夏学习在中原备受冷落被世人嘲笑为疯子的格物学人才和华夏商人请到格物院授课。所有的华夏商人几乎都拒绝了唐王朝的邀请,只有一两个人同意教授些数学,即使是那些唐王朝备受指责的疯子绝大多数也拒绝了朝廷的邀请,最后同意的不过五人,而这已经让李世民欣喜若狂。将这五个人封了关内侯,授予四品大学士官职。

    同时下诏通过减税鼓励同华夏通商,甚至为商队提供军队护卫。而且着手准备组建使团继续以前未完成的谈判,选择了唐地数十家最大的商家参与其中。扩大了通商的口岸,改建了天水关,重修了管道,增加了管驿数量。下诏只要能从华夏赚回五万金币,即封县男爵,十万封伯爵,二十万封侯爵,百万封县公,千万封郡公,万万封国公。此令一出,举国震惊,纷纷上疏纳谏,尤其以魏征为首的御史官,甚至以死进谏。李世民依然不为所动,坚持己见。同时下诏鼓励格物学,每项成果奖励万金至百万金不等,如能促进军队武器改革可封郡公。这次可不是朝臣的死谏,而是儒学世家的口诛笔伐,甚至以自杀相挟,但李世民就一句话:无钱何以定天下儒生能否击败华夏国李世民甚至动用了极端手法,对于胆敢违反诏令者一经查实即刻抄家灭族,成立了由李世民亲领的卫署,专查违反诏令者。

    欧阳轩在得知李世民的举措之时,为李世民竖了一个大拇指,确实够高,确实能忍。不愧为一代明君,能看出华夏强大的基础已然不易,若是再能看出其中稳定发展而不迷失的根源,欧阳轩都有点惧怕此人,华夏今天的发展还多亏了杜力巴长老的那句话。但是李世民接下来的举措,让欧阳轩对李世民产生了畏惧之心。在大学士建言之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官话,书白话文。设乡学,无论贵贱,免费教学,鼓励百家设学开堂,择优入仕;实施均田令,限制土地买卖,违者由卫署处之,轻则抄家,重则灭族。

    欧阳轩下令军队加强训练,边关增兵一倍,以防不测。至于边关欧阳轩还没打算关闭,但是对唐地来人做了严查,各地边关停止接受流民。

    终南山庄在经过一年多的挖掘,一些宝物也陆续被挖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