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 围城退位(第1/4页)  华夏之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李世民赶到洛阳时,各地鸿翎急使战报也终于凑全了,经过长孙无忌统计,共计一千五百万受过严格训练的华夏军从四面八方有秩序的进入唐境,如山的粮草军械足够大唐全国百姓用上一个月。看完战报,李世民的手有些发抖。“克明诚不欺我,兵将之广,较之大唐百姓还要多上许多。朕低估了华夏,低估了夏王。唉来人,传朕口谕,朕同意华夏所有条件,称臣纳贡,叩拜灵柩,追拿首恶”。“陛下万万不可”长孙无忌感到了大难临头,急忙跪拜进谏道。

    “朕意已决,务须多言。退下吧”,李世民无力地挥了挥手让黄门将长孙无忌等人带出了殿外。欧阳轩此时正坐在李淑宁的灵柩前呆呆的坐着,还没敢告诉两个孩子这个噩耗。尤其是欧阳衍,欧阳轩能看出他眼中那种爱,那种幸福。欧阳轩也相信他头脑中还有那段抹不去的记忆。为了怕两个孩子知道,特意让许渊和学校请了假,带着两个孩子坐上游轮去看印度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实弹演习,顺道学习如何指挥中央舰队。

    随着李世民的命令传到京都,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华夏提出的条件几乎无条件服从。让欧阳轩拖延时间的要求无从着力实施。甚至一些过分的要求如将胶东郡扩大至莱芜一线都无条件答应下来,只有一个要求,华夏迅速从唐境撤军。虽然彭飞知道了他们玩的把戏,只能以请示身在大洋上指挥演习的欧阳轩为由暂时拖延时间。五天后在完善的后勤体系运作下,华夏进兵速度明显加快。长安不战而降,函谷关尚未开战,即开关献城,鲜于顺与令狐彰会师与雁门关下,双双入关以最快的速度和单雄信兵马几乎同时兵临洛阳城下,此时黄庭忠大军水陆并进已至汜水关下,一路上斩关夺隘,因为没有后勤保障的顾虑速度也是异常的快。那个年代的黄河水量要比现在丰富,水深而且清澈,黄庭忠选择了内河舰船沿黄河逆流而上。南路军因为面广,进军的速度相对较慢。冯琅因为后勤原因进军较为缓慢,但以完全控制河北道,和黄庭忠遥相呼应,作为一个暂时后勤通道驻守于此。

    洛阳城四周如今再次陷入了兵海包围之中,总计三百万大军兵临城下,李世民在城头上看着无边的军营,冷汗直流,长孙无忌如今已是瘫软如泥,他本想用打压华夏,进而打击政见异己,但却没想到杀鸡不成反噬一把米。太子和魏王都已经死了,年幼的李治是唯一能继承大位的皇子,自己独断朝纲的日子也将不远,而偏偏这个时候因为自己的一次错误判断,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兵临城下的第二天,阳光明媚,正值春季,万物复苏之际,回乡的倦鸟飞过天空,若没有战争这个时候应该是农忙时节。随着鲜于顺一声令下,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四个方向,八个城门几乎同时遭到了火箭炮和炮火的覆盖,整整半个小时,各处城楼相继轰然倒塌。除了继续围城的兵马,近百万大军顺着缺口杀入城内,城内本来有四卫近十五万兵马,面对如此大军,都乖乖选择了投降,整个过程几乎未见像样的战斗即以结束。当鲜于顺兵至皇城时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跪拜与宫门前举着降书顺表请降。鲜于顺没有理会李世民,这个难题留给欧阳轩,他要找的是长孙无忌极其家眷,这个让羽林军上下恨得咬牙切齿的家伙。单雄信指认下很快找到了缩与百官中的长孙无忌和他的三个在朝中任职的儿子,通过审讯其他官员,长孙无忌在洛阳的府邸也被军兵抄没,子女妻妾尽被押至宫门前。鲜于顺也懒得废话,直接下令在还跪着的李世民和百官面前斩了长孙无忌子女妻妾,将长孙无忌五马分尸。取其头颅处置一番后装盒快马送往长安,李淑宁灵柩前。将李世民及其宾妃子女押入天牢,等待欧阳轩的处置。现在只要进入唐境的各个都督稍有异心足可以在建一个新王朝,但谁都没有去做,甚至连这个想法也没有,而是开始有步骤的缓慢撤军。

    五天后和谈也终于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