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第2/2页)  杨广的逆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篇,进西图之策。隋炀帝遂命裴矩经略西域。

    裴矩先游说铁勒人出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大败,可汗伏允向隋朝遣使请降,并求取救兵。趁此,隋炀帝命观王杨雄、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军迎接。伏允可汗畏惧隋军兵锋,不敢投降,率部西迁。宇文述攻入吐谷浑境内,其原有领土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被隋军占领。

    大业五年,裴矩遣使游说高昌王麹伯雅与伊吾吐屯设等人,许以厚利,让他们派使者入朝。三月,炀帝西巡,到达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设等人与西域二十七国国主亲自相迎,并佩金玉,披锦缎,焚香奏乐,歌舞喧哗,还让武威、张掖等郡百姓穿着盛装跟随观看,车马堵塞,绵延十余里,以显示中原的强盛。因此,裴矩进位银青光禄大夫。

    大业六年,协助薛世雄修筑伊吾城,并进献反间计,使西突厥的射匮可汗进攻处罗可汗,西突厥内乱爆发,处罗可汗只得随使者入朝。

    大业八年,裴矩安抚陇右,抚慰曷萨那部落,并让阙达度设入侵吐谷浑,大肆劫掠,获胜而归。

    大业十年,裴矩随隋炀帝前往怀远镇,并总领北蕃军事。设计将始毕可汗的智囊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互市,加以杀害,并遣使回报始毕可汗,称史蜀胡悉叛逃大隋,为大隋所擒杀。但始毕可汗知道事实真相,从此不再向隋朝朝贡。

    以上就是裴矩辉煌的前半生,可谓是功勋彪炳,史称“交通中西,功比张骞”。

    但自从雁门之围后,大隋帝国内忧外患,隋炀帝也在这一役中吓破了胆,不仅没有封赏全国各地来援的勤王军,而且从此再无征伐救亡之心,更加的骄奢淫逸,破罐子破摔,从而一步步走向灭亡。

    其中,裴矩也曾屡次进谏忠言,但却不为隋炀帝所纳,反降罪于裴矩。加上当时朝野上下已经是乌烟瘴气,裴矩慢慢也变成了一个只会逢迎取悦,不敢有所谏诤的“墙头草”。

    想到这,杨广感叹到,封建帝国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王本身是否贤明,君王与臣子的关系就好像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标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正所谓上行下效也!

    杨广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步了前身的前车之鉴,虞世基、裴蕴、裴矩都是有大才的臣子,早年的作风也是值得称赞的,但就是因为前身骄奢淫逸、独断专行、不纳忠言,好听谗言媚语而恶诤诤谏言,最后只得加入清一色的“墙头草”大军。上意怎么吹,咱就怎么倒。

    所以,杨广觉得,对待文臣和驾驭武将是不同的,后者需要恩威并施,要镇得住那些个骄兵悍将。而文臣对政权无直接威胁,且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政事堂不是一言堂,就应该要让他们畅所欲言,做到敢说话,能说话,说好话!

    只要这样,君主才能做到查漏补缺,确保从中央发布的命令是正确,得到的消息是可靠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