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为了父亲的嘱托(第1/3页)  紫气氤氲润神州之屈水江畔笑声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端阳回到房里,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自从担任了总经理之职,董事长杨德贵特意为他租了一个两室一厅,有厨房有厕所,比起原来的工棚,可谓是鸟枪换大炮,条件好得多了。本来他对租赁这套屋子是持否定态度的,自己孤家寡人一个,住在工棚也十分自在,何必每月花上六c七百元租这房子呢。可杨董认为,一个老总住在工棚里成何体统,这关系到一个公司的形象。当时准备租一个四室两厅的,在他的讨价还价上,双方各退一步,租了这套两室一厅,杨董还特意对房子进行了装修,看上去倒也像模像样,尤其是功能设施齐全,的确有着住工棚所无法享受到的舒适。

    来到卫生间,洗了一个热水澡,将一身的疲劳洗净,将换下的衣服扔进全自动洗衣机里,便坐到了书案旁,打开刚买的书,本想看几章的,哪知道脑子满满的,眼前一片模糊,书上的字一个也看不进去,眼前晃动的都是父亲的身影。

    “唉——”周端阳无奈地合上书,他知道今天这个状况,是无法看下书的,干脆站起身,来到阳台上,推开窗户,阵阵江风吹来,让他感到特别的舒服,一股鱼腥的气味随着江风扑鼻而来,让他凭生一种亲切感。极目远眺,只见繁星闪烁的星空里,那轮弯弯的月亮悬挂在天边,宛如点亮的一盏灯,将朦朦胧胧的世界映照得清晰起来,不远处那条玉带般地湘江波光闪闪,水上星光点点,时不时地传来机帆船的轰鸣声。

    此情此景让他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故乡,置身于屈子江畔。眼前幻影浮动:一叶扁舟上,母亲把着舵哼着小调,父亲乐呵呵地撒网捕鱼,只有他兴高采烈地从船头跑到船尾,一会儿捧着一条鱼哈哈大笑,一会儿提来一桶水倒给鱼儿喝,那种其乐融融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是多么的让人难以忘怀呀。

    一滴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扶着窗台的手上,那种冰凉的感觉让他悚然一惊,这才从回忆中惊醒过来。“嘿,我今晚是怎么啦,无缘无故地涌上了恋乡情结。”他暗自地询问着自己。哦,是周大伯转述的父亲遗嘱,让自己心中波涛起伏,久久不得平静。

    他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了父亲,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地农民,可在心底里父亲一直是自己崇拜的偶像之一,几乎可以和孔子c爱迪生c巴尔扎克这些伟人相提并论,因为很小以来父亲就是以能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入脑海里的。

    眼前浮动着父亲那挺拔的身影,脑际在历史的天空里徘徊,记忆的闸门仿佛被人突然打开,许多许多关于父亲的回忆,纷至沓来如泉喷涌。

    用生不逢时来形容父亲的一生,也许是最恰当的词语了。父亲读完初中,以平均成绩962分完成了毕业考试,这种成绩不仅是全班第一,就是在全校六个毕业班里也是名列前茅,只可惜父亲的那个年代正处在非常时期,上高中不是看成绩,而是由支部推荐,学校里没有升学权,而且升学的指标每个大队只有几个,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大队干部的子女才有资格升高中,于是成绩优异的父亲被排斥在高中门外,而当时四门功课合计不到90分的大队支书的女儿c大队长的儿子,却十分顺利地升上了高中。

    周端阳听了这段历史时,总有着不敢相信的感觉,还以为老一辈人讲述的传奇故事或者是蓬莱鬼话,后来看了大量这段时期的历史资料,这才明白这些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东西,则实实在在地发生过。

    父亲告别了学校生涯,爷爷曾想让他去学门手艺,可父亲坚决不同意,一定要回家修理地球,在生产队里种地做农活,或者是在屈子江里捕鱼。

    父亲心思灵敏,学东西特别快,颇有举一反三之能,很多东西一看就会,还善于创造性地发明,不仅能够无师自通,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比如家里的小渔船漏水了,需要修补刷油。由于这船是要在水里行走的,要求特别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