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四章 狙击手(第1/2页)  我是奉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是奉先第344章狙击手这些当然就是燧发枪了,司马懿把火枪旅藏在了这个营地里。

    这还是火枪第一次出现在中亚战场上,极大的促进了中亚地区的军工业的发展,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无论是波斯骑兵,还是波调太子都是第一次见到火枪,脑子一下子都短路了。

    波斯骑兵们仍在沿着惯性冲刺,而射完一枪的汉军向后退却,而寨墙的护墙之下立刻又站起了五百名汉军,拿着一样的武器,在军官的口令下进行着又一轮齐射。

    又是一阵乓乓声,又是一阵烟雾,又是数百骑栽倒在地。

    而迫击炮也一直在追着屁股攻击他们,等到那些侥幸未死的幸运儿冲到八十丈的时候,拿着火枪的汉军兵士两旁又站出来了大批的弩手。

    这些弩手的射术极佳,比火枪打的还准,许多波斯骑兵都是面门或者咽喉中箭而死。

    幸好波斯骑兵都佩有三角盾,防不住火枪的铅弹,但是可以防住弩箭的攻击。

    见到汉军射术这么精准,他们的盾牌根本就不敢放低丝毫,紧紧护住上半身。

    即使如此,能够冲到壕沟附近的也不足两千骑。

    而汉军的火枪兵是一个团两千人,分成了四队,循环往复,保证了火力的连续性。

    就在波斯骑兵将手中的沙袋丢进壕沟之时,寨墙上又扔出了千百枚手榴弹,冒着白烟就落进了被壕沟挡住去路,挤作一团的波斯骑兵的人堆中。

    这些手榴弹就好像小型迫击炮一般,也能炸翻一片。

    波斯骑兵已经丧失了用弓箭对抗墙头的汉军的勇气,扔完沙袋,赶紧朝本方阵营冲回去。

    呼罗珊骑兵的军团长硬着头皮的派出了第二波三千骑兵,继续填沟,他不住回头望向中军的波调太子方向,希望能够听到撤兵的号角。

    可惜他注定失望,波调太子又怎会心疼他们这些行省军团呢?尤其是呼罗珊这种不听话的行省或者总督区。

    本来,波调太子就存了借刀杀人的心思,他才不会下令收兵呢!

    让这些波斯人替贵霜大军好好探探对方的底细,多好?

    这不就发现了一样汉军没暴露过的火器吗?威力真不小,不过看样子汉军自己也没装备多少这种火器,而且使用轮换制,说明和贵霜的硬弩相似,需要装填时间。

    不得不说,波调太子还是很有头脑的,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不然也不能从第四顺位继承人变成了太子殿下。

    使用着最忌讳的添油战术,呼罗珊骑兵,前后冲刺了四次,连沙袋带尸体,才算在壕沟之中,填出了几条通道出来。

    营寨之前的空地上已经满是呼罗珊骑兵和战马的尸体,偶尔还有人和马被铅弹打伤之后发出的哀嚎声传来。

    直到此时,波调太子才传令呼罗珊军团可以撤下来休息了。

    四个波次的冲锋,呼罗珊军团足足伤亡了七、八千骑,而寨墙之上的汉军恐怕是毫发无伤,波斯人就没机会还手过。

    接下来波调太子派出的部队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不管是贵霜大军还是营地之中高台上观战的司马懿。

    出场的是一群庞然大物,战象。

    波调太子命令西部总督区的战象兵团发起进攻,协同进攻的也是来自西部总督区的斯基泰骑兵。

    斯基泰骑兵的甲胄比波斯骑兵要厚重的多,胯下的战马也同样身披重甲,是完完全全的重甲骑兵。

    西部总督区是和呼罗珊总督区一样的,桀骜不驯,听调不听宣的典型。

    他们做为斯基泰人和希腊人的混血后裔,继承了斯基泰人做为游牧骑兵的勇猛灵活,他们的甲胄又继承了希腊人的高明的冶炼技术。

    所以西部总督区在印度大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