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八章 渐稳(第1/2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法子一报上去,负责d省灾情的官员,从上至下大大小小,无不得到了些许好处,此事倒不必细说。

    政府机构的行动力十分强大,迅速就朝各省发送电报,很快就掀起了全国种菜的热潮。木料被划为紧急储备物资,不允许群众砍伐自用。又征集民间木匠,统一调配做木槽,做好了家家户户分配到位,人人都在屋里种起了菜。等到第一批菜收获,国内口粮压力逐渐减轻。

    等到第二批菜能收获时,好运似乎就来了,连着两个多月的暴雨,雨势渐小。又因着国内反应迅速,挖通了沟渠接连大海,水经过沟渠灌入海中,南方北南的水位都在逐渐下降,d省位处北方,地势偏高,沟渠建好后,积水很快就通过沟渠流走了。

    但雨未彻底停下,太阳也不见出来,泡了两个多月的泥地软成一团,一脚就能陷进去,拨出来都嫌麻烦,各村重建工作目前还不能进行。

    领导们天天聚在一起开大会,楼子里的负责人也三天两头的往县里跑。沟渠建好后男人们算是彻底闲下来了。大部分人每天都搁屋里天待着,或陪着家里人种种菜,也有不嫌麻烦呼朋呼友的出去走走,看能不能踅摸些吃的。

    这水都流走了,地面上少不得有留下些小鱼小虾的,幸运好的捡了些回来,免不了一家子高高兴兴,这当家男人就自豪得不得了。

    有那运气不好的,带回来的收获寥寥无几,还弄了一身泥回来,自然要被老娘媳妇埋怨,出去一天才弄这么点回来,还不够费洗衣裳的劲儿呢。脾性好的就忍了,脾性不好的自然免不了要吵吵几句。

    一天到底楼里头总是没个消停,热闹得很,不是这家在吵吵,就是那家孩子又闹腾了。

    赵保国随大溜儿的出去踅摸吃的,他就光掏泥鳅,收获也不少,拿回来做了养两天吐吐泥,做了就是一顿好荦菜。家里的火炉子还在那儿呢,陶罐也一直好好的搁着,之前粮食都上交了,但自家的那点子油盐,左福生没舍得交,就留下了。

    这会子眼瞅着灾也要过去了,楼里管得也不那么紧,自家外处弄点吃的做了,基本都睁一眼闭一眼的过去了。

    县里头领导忙着开大会,这两天基本没精力来安排壮劳力干什么活计,赵二牛寻思去县城一趟,打算看看自家几个便宜亲戚,临走前还把儿子头天提溜回来的泥鳅让左福生给做了。除了自家吃掉的,还装了两个铝饭盒,满满当当的实称得很。

    左福生心疼得要死,自家都不够吃的呢,偏男人还想着那些亲戚。这种情况也见他们过来瞧瞧自家,至于这么上心吗?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但到底不多说什么,免得男人对她有意见。

    相处了这么些年,赵保国早就摸清了左福生的性子,要说是个坏人也不至于,就是个纯粹的乡下妇女,自家啥也不缺时,那是不介意大方的。但自家都不够时,少不了抠抠索索的了。但这也算不得多大的缺点,先顾自家是人之常情。于是就安慰她:“下午我再去抓,小时候那是手艺不行,现在可练出来了。”

    把饭盒装网兜里头,赵二牛交代一声穿了蓑衣就往县城去,赵保国也跟在他爸后面儿出去了,出了楼里爷俩儿就分道,赵保国是去捉泥鳅,近处的都被人捉光了,得往远了的地方去。

    跟同组的三人都约好了的,还外加一个小李,四个人等在门卫处外头,见了他就招手。赵二牛叮嘱儿子小心点儿,自己个儿拎着网兜走远了。

    这水流走了,泥路更加不好走,走到县城花了约莫一个多钟头,平时进去半个小时也就够了。赵二牛路上还摔了一跤,身上都是泥印子,好在把网兜里的东西给护住了。要不然这肉可白瞎了。

    进了县城就奔公社大院儿去,门口那个守门把他拦了:“你找谁呀?过来填个表!”

    “不知道刘主任在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