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2章 坏出冒烟的高度(第1/3页)  战国之名士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鲁公看来,卫国肯定要凉了。

    就卫国的军队,面对赵军,什么时候赢过?

    这并不是鲁公看不起卫国,而是将心比心,鲁国面对赵国的军队也要凉。毕竟,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而赵国是可以随便欺负齐国的存在。

    当然,吴起时代的鲁国也外强中干过,但也就打了一场胜仗而已,最后吴起还被自己的老师给吓跑了,因为不孝,所以他老师认为他肯定是不忠的混蛋,准备等吴起打赢了齐国之后,回来的时候杀年猪……自从吴起跑了之后,鲁国似乎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绩。

    说得好听,三家攻韩,可实际上,卫国最多也就是出点粮食和武器,军队就不指望了。毕竟一个赵军就足够卫国将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还有什么实力抽调军队进攻韩国?

    就鲁国和宋国的话……可能打得过韩国军队吧?

    鲁公心里有点没底,问国相子思道:“国相,韩国军队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这取决于郑国军队有多少投靠韩军。但是韩国能够动用的军队还是能够大致估算出来的,子思想了想开口道:“围困新郑的韩国军队人数在十万多,如果郑国被灭国之后,军队都投降了韩国。再加上,韩国能够信任郑国军队的话,极限出兵的话会不少于十五万人,最多可能二十万韩军。”

    “二十万?”

    别以为二十万很多,围城之战需要的精兵不多,并非像是野战,军队素养要求比较高。毕竟,野战的复杂程度,是考验军队训练成果和军队指挥的一门艺术。一般中军的军队,都是长年训练的精兵,数量至少要达到一半左右。

    但是在围城之战之中,至少军队之间的配合不需要那么默契。尤其对手是郑国,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城邑和国土,只有一个国都摇摇欲坠的时候,更是如此。将军队中实力比较强的精兵放在城门附近的方向,其他外围的军队要求不那么高了。

    虽说战斗力不会高到一个让人绝望的程度,但是数量还是让鲁公脸上骤然变色,鲁国的军队五万,宋国的军队大概维持在七万左右,满打满算两个诸侯的所有军队只有十二万。当然,这是没有发动国内动员之前的数字。

    而且不管是鲁国也好,宋国也罢,都不可能将所有的军队都抽调出来威胁韩国。毕竟,齐国和楚国也不消停,总要留下一半的兵力来应对特殊情况的出现。六万联军,对上二十万韩军,鲁公觉得把握有点渺茫,万一连裤衩子都输掉了,他这个联军发起人还怎么混?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就是拿不定主意,他没有想到,一个韩国竟然有实力如同楚国一样,动员如此庞大的军队。原想他估计的韩国军队数量在十万左右。大出他的意料之外,说话的底气也弱了下来:“这个国相,是弄错了?”

    子思一愣,随即心底明镜似的明白了,鲁公要怂了。

    可对于卫国来说,边境上有几万宋鲁联军,可以分摊卫国很大一部分防御上的压力。鲁国要开口帮忙,卫国自然要支持一下,军队真拿不出来,但是下军可以放在联军之中。而且在子思看来,鲁公的提议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宋国不需要鲁公去动员,指多年前,韩人还在战场上俘虏了宋公,还被囚禁了起来。宋人对韩人的态度,无一不是恨得牙痒痒。有机会黑一把韩人,宋国没有理由要退缩。如果上升到了为宋公报仇,现任宋公根本就不敢阻拦。一旦阻扰,就是不孝之子,大逆不道。

    子思佯装迷惑,随后拍着大腿道:“老夫也是随口一说而已,实际上韩人能够动用的军队不足这么多。”

    鲁公差点鼻子都气歪了,你水口一说,老头子差点被吓出尿来?可是子思的人品还是很不错的,当即表示,有人比他更了解:“韩郑交战的详情,内史府非常了解,不如这样,让我国内史令来为鲁公详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