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7具行舍利(第1/3页)  活人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观音菩萨的虚影显化之后,这时只听我师傅大喝一声,“你们这帮混蛋,竟然敢动具行大师的舍利”

    就只见那几名老秃驴,人手一枚舍利子。

    具行大师是民国得道高僧,被很多人都报道过。

    具行高僧是清绪年间的。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你来求见虚老做什么?”

    那乡拙青年说:“我今年二十岁,是云南盐源人氏,从就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族人将我入赘曾氏,从此以曾为姓,寄籍宾川县。如今因为家乡闹饥失收,无人雇用我种田,我家贫苦,又有两个儿子,我养不活家,无计可施,闻说虚云老和尚在鸡足山修建祝圣寺,雇用苦力泥水工人,我走投无路,只好来求虚云老和尚收留我在此做工,赚取些少工钱养活家口。”

    祝圣老和尚恻然说:“你若不嫌我们付出工钱低微,你就在本寺住下做工罢!虚老是最慈悲的,这等事,你也不用去见他老人家,他没有不答应的。”

    “多谢大和尚!”那青年跪拜。

    “你叫什么名字呢?”

    “家人叫我阿便!”

    “很好!”老和尚说,“阿便!你就到后面柴房去住罢!”

    阿便自去柴房住下。他十分勤劳,每日天未亮就起来,不用人吩咐,自己发心开垦种菜c施肥浇水。他本是穑稼佃户,这些耕种事务做得头头是道,他又自动去出力挑土抬石帮助修庙,从早做到天黑,从不休息,也从不讲话,别人跟他说话,他都听不见。

    “聋子!”别人都这样称他,反而不叫他名字了,阿便也不以为忤,从不争辩。

    阿便来做工一个多月,有一天他老婆抱着孩子来找他了,妻弟也同来了,岳母子侄,一大批人七八口挤满了柴房,七嘴八舌。

    圣空和尚闻报,慌忙来说:“阿便!我收留你做工,你却怎么把老婆孩子也带到庙里来住了呢?这是佛寺,不可以住妇女家眷的!”

    阿便说:“我不要他们来,但是地主来收回土地,把他们全家赶了出来,没处可投奔。”

    圣空说:“这可怎么办?哪有佛寺可以收留妇女家眷的道理?”他和阿便说着话,没想到虚云老和尚不知何时已经来到菜园柴房门口了。

    “圣空法师!”虚云说,“他们一家无家可归,又苦又穷,就让他们都在本寺住下吧!”

    圣空慌忙说:“师父!佛寺怎可收容妇女呢?”

    虚云说:“这是收容难民,情况不同!你只叫他们在寺院后山另搭一座茅棚居住就行了!阿便喜欢住菜园茅屋也好!喜欢回后山住也可以!你就让他们全家在本寺做工罢!”那一家八口都感激不尽,不住叩拜道谢。

    虚云说:“你们不用谢我!这也是彼此互助,我们也缺人手,你们若不嫌本寺生活清苦,就跟我们出家人一起吃大锅饭罢!我们有什么大家就吃什么,有饭吃饭,没饭喝粥。”

    阿便感激流涕,叩头说:“老师父,您老人家救了我一家性命了!”

    虚云说:“阿便,快别这样说,人类是应该互助的,佛门弟子更应助人!”

    阿便全家八口从此都在祝圣寺做杂工,个个感激虚云,人人勤恳,把后山开垦成了一畦一畦的菜圃,种得又肥又大的白菜和各种菜蔬豆子瓜果供应全寺,又把全寺整理打扫得一尘不染,阿便自己住在茅蓬,不与妻室同居。两年转瞬过去了,阿便那天趁着虚云来山巡视,就跪倒叩头,叩个没停。虚云说:“阿便,你要什么?”

    阿便说:“老师父!求您老人家教我念佛吧!我这样笨,又一字不识,不会念佛!”

    “你却要念佛做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