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章:伊阙之战前夕【二合一】(第3/6页)  战国大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在伊阙山的北面约十里处驻扎,命士卒就近砍伐树木,建造营寨。

    在魏军于此建造营寨的期间,韩军主帅暴鸢仅仅带着十几名近卫,亲自来到了尚未建成的魏营。

    暴鸢与公孙喜,可谓是老相识了,毕竟前些年田章率领齐、魏、韩三国军队讨伐秦国时,公孙喜与暴鸢就担任田章的左右副将,协助田章一举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

    自那场战争之后,田章固然名扬天下,成为当今世上屈指可数的名将,而公孙喜与暴鸢二人,亦因为这份功劳而在本国声望上涨,深得两国君主的信任。

    然而,即便是老相识,可公孙喜与暴鸢此番单独会面时的谈话过程,气氛却丝毫不见轻松。

    原因就在于,明明两国相约一共抵挡秦军、讨伐秦国,可公孙喜却故意姗姗来迟,甚至于还在巩城驻扎了近十日之久,这让暴鸢相当不快。

    要知道,在魏军没有抵达时候,可是他韩国军队与东周的军队一同在抵挡秦国军队。

    东周的军队能起到多少帮助?

    虽然暴鸢很承情,但东周国的军队人数不过万人,士卒的实力亦颇为羸弱,如何抵挡得住秦国的军队?

    但考虑到此番魏军是援助他韩国而来,暴鸢也只能压下心中的不快,向公孙喜简单介绍当前秦军的情况。

    “……我麾下有韩兵十万,另东周的援兵近万,主要部署于伊山西侧的伊阙山南侧一带,抵挡从南部「新城」方向而来的秦军……据我打探,秦军的兵力约在十二万到十五万之间,统兵主将乃是「向寿」,只要你我两方合力,合计三十万军队,定能一举击溃秦军,顺势进攻秦国。”在公孙喜的帅帐内,暴鸢对公孙喜介绍道。

    “向寿啊……”

    在得知秦军的主帅乃是向寿后,公孙喜心中唯一的一丝担忧顿时烟消云散。

    秦国不是没有名将,比如樗里疾、魏章、司马错等等,皆是哪怕公孙喜都为之忌惮的猛将。

    樗里疾即嬴疾,此人不用多说,于丹阳、蓝田之战中击溃楚国的倾国之兵,随后又立刻转战濮上,击败齐国名将田章,但是令中原诸国都感到惊恐,幸运的是,这位秦国名将早早便病故了。

    至于魏章,那是张仪的“心腹之将”——秦国素来有朝内执政大臣推荐亲信将领在外统兵的传统,在张仪担任秦国国相的期间,便是由魏章配合张仪的一切“游说”行动,其中就属魏国在这方面吃的亏最多:先由张仪出面游说魏国,要求魏国臣服秦国。魏国不肯听从,张仪立刻命令魏章出兵攻打魏国的城池,击败魏国,随后张仪再次出面游说魏国臣服。

    不得不说,这是相当强势的游说方式,逼得当时的魏惠王亦不得不暂时屈服,罢黜了国相惠施,而任命张仪为魏相。【PS:正因为这个传统,当张仪被驱逐的时候,魏章也被秦国驱逐。】

    至于司马错,则是前些年秦国与楚国争抢巴蜀之地时绽放光芒的秦国将领,当时司马错在巴蜀之地击败了楚国,继而采取逐一击破的方式,攻覆了巴、蜀、苴三个国家,助秦国一举吞并巴蜀之地,在当地设立了「蜀郡」,占领了这片土地肥沃的土地。

    前年,司马错被调到东线,率军攻占了魏国的襄城。

    倘若问公孙喜如今最忌惮的秦国将领是谁,那么自然就是这个司马错。

    至于向寿,在公孙喜看来倒只是一个马马虎虎的对手,不过是仗着其乃是秦国宣太后的娘家亲戚才得以成为秦国的上将,带兵打仗的本事确实稀疏地很,公孙喜丝毫不放在眼里。

    “秦军居然是向寿统兵,而并非司马错?”

    为了保险起见,公孙喜特地向暴鸢求证了一番。

    仿佛是猜到了公孙喜的想法,暴鸢点点头说道:“没错,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