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十七世纪反恐大计(第3/4页)  大明总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让吴三桂挂帅的确也有道理。而且吴三桂手下都是辽东人,对于收复辽东必然更加热切,若不是这家伙的德行值得怀疑,也许的确是一时之选。”

    崇祯笑道:

    “吴三桂被日本人的弹片击伤背部,伤愈没几天,不会这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吧!咱们也不能先入为主,老是抱着原来的历史不放。昔日袁崇焕有‘以辽人守辽土’,我们今日则有‘以辽人复辽土’,吴三桂这帮人对于辽东的人文地理环境,比其他人熟悉,就让吴三桂挂帅去吧。此外,让关赞唐带100名特战队去朝鲜,特战队也得练练兵了,精兵可都是打出来的。”

    王承恩提醒道:

    “趁着现在日本人两艘舰船都在吕宋,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把兵员和武器给养都运往朝鲜,否则等日本人回过头来,海上就没有保障了。”

    崇祯闻言,轻轻叹一口气,无奈地说:

    “大明的实力还是不够啊,且不说武器制造跟不上,粮草也有很大的缺口,根本就应付不了大战。好歹去年赶种了红薯,要不然哪来的粮草。唉!越南那边买粮,不知道买回了多少大米,真是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没有雄厚的家底,这仗根本就没法打。粮草运输到朝鲜,那就是天价粮草了,看来只有让朝鲜多承受点,粮草的供应还得以朝鲜为主。”

    王承恩也知道大明的粮食危机还没有过去,即便赶种了番薯,即便进口了一些大米,还是杯水车薪。至少还得大半年时间,鼎力抓好粮食生产,才能缓过劲来。自己这个后世的军事发烧友关注的只是打仗打得热闹,看到的只是战争的输赢,却没有后勤和粮草的概念,读到朝鲜战争因为后勤不力影响了战役行动也是一知半解。如今处在权力中心,总算明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乃是万古不移的战争准则。

    时至今日,大明好多人还在挨饿,南京城的难民问题在近两个月才有所好转,这当然是拜台湾开发所赐,然而台湾开发消耗的粮草也不在少数,只不过台湾预售土地,总算收了不少银子,转而从越南进口大米,方才填上了台湾开发的粮草缺口。

    虽然现实如此,王承恩还得宽慰皇上,皇上养伤可不能老是心事郁结。嗯,朝鲜李王事前都是有过承诺的,大明帮助朝鲜驱逐鞑子,朝鲜提供粮草补给。想到此处,王承恩笑道:

    “皇上不必担心粮草之事,朝鲜承诺在先,两三万明军的粮草他们完全能够提供。”

    崇祯不置可否,只是说道:

    “这一场打着反恐旗号的战争,好吧,还得加上收复故土的理由,嗯!是不是有点故弄玄虚了?还有,朝鲜的两位质子,会不会一去不返?”

    王承恩只好含糊道:

    “皇上,战争嘛,就得有牺牲。朝鲜王室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二位朝鲜王子要平安归来恐怕是难有可能了。鞑子若要杀了二位王子,那这个恐怖主义的罪行又得记上一笔。”

    崇祯苦笑一声,调侃道:

    “未必咱将来还真搞一个国际法庭审判多尔衮和日本人不成!”

    当然,这个时代完全不必做公开审判那一套文章,鞑子这恐怖主义的帽子横竖是摘不掉了。而日本人只是被扣了个支持恐怖主义的帽子,原因无他,大明没有能力两线作战,更不用说登陆日本本岛。汤若望那篇文章无非就是写给欧洲人看的,日本人攻取马尼拉的消息马上就会传遍欧洲,加上日本人支持满清的恐怖暗杀,日本人俨然就将成为与整个文明世界为敌的野蛮民族。当然,在全世界文明社会联合起来抗日之前,大明只能等待时机。

    但是打击满清恐怖主义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吴三桂作为最为合适的人选,即将成为十七世纪的反恐英雄,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崇祯和王承恩轻轻击掌,两人会心一笑。王承恩不由得感慨:历史有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