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四章(第2/3页)  再入仕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何长春同志一个机会。”

    “就是因为这个机会。”乔雪丽冷笑了一声,“让长椅市中院冤案错案一大批,上访者都告进了京城,给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责任,这个责任谁来负责?”

    说着,乔雪丽冷着俏脸,目光如电,在会议室里的众人脸上扫过,有如带有锋芒!

    而与此同时,青年报的主编兼记者肖达则来到了长椅市人民法院,想采访院长何长春。法院行政办公室负责人得知肖达的采访意图后,脸色突变,声称何长春正在开会,便不再出声,随后便走出了办公室,到外面办公室里打电话。

    几分钟后,这个负责人建议肖达到市委宣传部联系采访事宜。

    而在长椅市宣传部协调下,肖达终于见到了何长春本人。

    “我的问题长椅市纪委已经给了定论,换届时长椅市市委也都很慎重,我是经过选举的。”或许是宣传部门已经做了何长春的思想工作,见到肖达,何长春从办公桌后坐到了肖达身边的沙发上,虽然表现热情,坦诚,但眼神中仍然隐藏着一丝不安。

    何长春说,这个结论也是经过反复研究磋商的,长椅市纪委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给了他警告处分,他也写了书面检查。

    何长春坦言,这个结论是在换届之后才下来的。

    “有了这个结论我就可以安心工作了。”何长春满脸凝重,“一直有人在到处写信告我,结论没有下来之前,我的压力一直很大。”

    作为记者,肖达扮演的是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基本上不打断被采访者的话语。

    “这是给了我一个自新的机会,我在法院内部大会上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也是犯过错误的人,就看怎么对待了。人生是不平坦的,看从哪个角度看了,一直有人告我,我觉得这也是好事情,时时刻刻提醒我,会发狠把工作做好。我堂堂正正做人,让时间,事实去证明自己。”何长春的脸上很坦然,可嘴角的抽动出卖了他,这是个比较紧张的表情。

    “何院长,我进法院的时候,看见上面的宣传栏里有您的文章,写得很有创意啊。”肖达笑了笑,很是自然地深入主题。

    “是啊,那是我专门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自纠活动写的文章,题目叫《剖析问题要到位》。”何长春讪笑着,“在剖析问题上,部分干警或多或少存有三怕:一怕降低威信,二怕伤和气,三怕抓辫子。”

    顿了顿,何长春好像来了动力,侃侃而谈,看来对于这篇文章,何长春是花了心血,记忆犹新:“思想上的毛病和身体上的疾病一样,得之容易解除难,难就难在有些同志缺乏刮骨疗毒的胆识和勇气。”

    “剖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找出教训是为了变成财富,分清责任是为了改进工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在剖析过程中,各级要始终掌握政策,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搞无限上纲,也不能苛求大家的认识一下子达到高度统一。”何长春有些动情地说道,“因为犯错误就把一个人彻底否定掉了,那中国社会就不进步了。评价一个人,组织上还是很慎重的,要给评价,给结论,总不能一直一个逗号逗下去吧。”

    肖达禁不住乐了,打趣道:“何院长,据我了解,您曾经起草了一份洋洋洒洒长达十五页的判决书,前面四页没有一个句号,都是一逗到底,这是真的吗?”

    “那是书记员写的,检查的又不仔细。”何长春的表情略微有些尴尬,借口说。

    “何院长,如我冒昧,能不能请问您一个问题?”肖达笑着转移了这个尴尬的话题,却引入了另外一个更加尴尬的话题,“您的书面检查写了多少字?中院有人知道您写检查的事情吗?他们是否看到您的检查?”

    对于肖达的这些尖锐问题,何长春很聪明地选择了回避,这也让肖达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