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啊,当了我的秘书,就是我的人了,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我,你说的每一句话,人们都会猜测是不是我的意思,所以你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赵政策的开场白有些沉重,却也恳切。
刘向东自然是唯唯诺诺地答应着。
“我只有两个要求。”赵政策继续说道,“一,做人首重品德,大是大非上,要清清白白,但是,工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二,跟上了我就要安心,三年内不要想当官的事情。三年后,我会给你的工作进行调整。”
刘向东平时很健谈的,甚至在北方大学里得过演讲冠军。可今天晚上,不知道为什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刘向东不知道当个秘书这么复杂,而且是无奈的复杂,他不知道此时该表几句决心呢,还是该谈点想法,索性只是谦恭地听着。
赵政策也很少说话这么语重心长,他知道用刘向东是要动心思的。要知道,时间一长,仆人眼里都无伟人呢,更别说是秘书了。
在官场上混,嬉笑怒骂都是学问,都是艺术,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玩成了艺术,就妙不可言,易趣无穷。
“向东是一颗好苗子,好好干。”赵政策又跑出了胡萝卜,“只要工作到位了,什么都好说。听乔主任说,你现在还住在单间里吧,我和乔主任说了,给你们先解决一套两室一厅的宿舍,明天就去乔主任那里领钥匙吧。”
“谢谢省长,谢谢省长。”刘向东可以说是感激涕零了。要知道,因为这个房子问题,刘向东可以说是急出了几根白头发。
刘向东是个孝顺的儿子,把母亲也接来了城里。可家里就只有一个通间,中间用一块布条隔开,母亲带着孙子睡在外面,刘向东小两口睡在里面。
到了晚上,小两口亲热的时候,还必须小心翼翼,不敢弄出大的声响,情形非常尴尬。
过了一会儿,邓巧巧和李菊领着两个小孩也出来了。
“好了,今后向东和李菊妹子就是家里人了。不早了,明天还要起早,你们也早回吧。”邓巧巧笑着说。
刘向东这才适时问了句:“省长,明天几点来接您?”
“以后每天早上七点钟,你和司机马良准时来接我吧。”赵政策想了想,说道,“如果我没有别的交待的话。”
赵政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自己喜欢微服私访,经常带着小刘和小李两个警卫人员去搞调研。而这以后,只怕还要加上刘向东这个秘书了。
刘向东小两口推着自行车走在街上,刘向东心情有些复杂,他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命运与赵政策省长连在一起了。而赵政策省长的背景环境有多复杂,刘向东一无所知,心里自然有些忐忑。
三年内不要想当官的事情,三年内中国将发生多少变化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刘向东从小就有将军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功天下闻,刘向东是想做些大事的。然而,刘向东想着跟上了省长赵政策,一定会见很多世面,开阔视野也是一种学习,更何况赵政策这么年轻就当上了省长,用前途似锦来形容也一点都不过分。在官场上,年轻是个宝啊。
刘向东更担心的是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在北方大学读书时,刘向东就知道赵政策这个北方大学出去的名人了。赵政策文采,政治见解,经济思维五一不是北方大学出类拔萃的,被学院的师生们推崇!
李菊的心情也很激动,她知道刘向东面临新的一次挑战。她鼓励着,安慰着。这么多年两个人相濡以沫就是这么手牵手走过来的。
晚上的街灯是明亮的,虽然已经是深夜,但马路上仍然是车水马龙,在这个不夜城里,有一对年轻人正在接受命运的洗礼。
“巧巧,你对我这个新秘书刘向东怎么看?”刘向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