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目标——洛川(第2/3页)  少年之烽火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几次战役失利以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也曾怀疑过是否有情报上的问题,军统也曾经介入过调查,也对熊向晖和产生过怀疑(最高级的情报只有那么几个有限的人知道,调查起来的范围不大),但最后熊向晖在胡宗南的担保下还是平安无事了。

    要知道国民党的军统机关是十分厉害的,对调查间谍这一套手法也非常熟悉,死在他们手上的人是成千上万,没有胡宗南的担保,熊向晖的处境确实很危险。

    但是戴笠对胡宗南这个老大哥是非常信赖的,所以对熊向晖的调查也就无果而终了(最后是找了个替罪羊给杀了,这被杀的人是真窝囊)。

    不知道后来跑到台湾的胡宗南知道他这个机要秘书是人,而自己还曾经一力担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不过,不管是什么表情都晚了,那的时候的熊向晖已经是新中国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外交家了。

    胡宗南怎么也想不到他十分信任的这位年轻的军官是人,他和熊向晖认识十几年了,对他的工作能力非常满意,熊向晖把胡宗南的每一项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以至于胡宗南没有他在跟前都感觉到不习惯了。

    熊向晖跟在胡宗南身边十几年,在四七年三月份国民党进攻延安以前的岁月里,也确实是尽心尽力为胡宗南服务,不然也没有办法取得他的信任,直到最关键的时候按总理的指挥才突然爆发,并一举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他给延安方面不断提供的绝密情报对中国和解放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后来很少有人提到这段往事,说过,熊向晖一个人能顶好几个师。

    把熊向晖从一个青年学生提拔成一个掌握核心机密的高级军官,按国民党的话说也算是知遇之恩了。

    熊向晖的身份一直到四九年十一月份,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正式暴露,或者叫显露吧。

    那一天周总理在中南海的勤正殿宴请国民党起义过来的高级官员,宴会上周总理指着熊向晖对这些原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说:“大家看看,认识吧?”

    起义过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很惊讶地说:“呵,这不是熊老弟吗?你是什么时候起义过来的?我们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周总理哈哈大笑:“你们都错了,他可不是什么起义,是归队,别看他年龄不大,但却是一九三六年入党的老人,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当时蒋介石和胡宗南制定的作战计划,他的军长和师长还不知道的时候我们的就知道了。”

    国民党这些起义过来的将领是暗暗吃惊,惊讶人长远的打算和计划,一颗冷子布了十几年,直到胡宗南进攻延安才起用熊向晖,这份心计让人害怕,想一想后背都冒冷汗。

    熊向晖是周总理直接指挥的机密情报人员,在胡宗南进攻延安前刚刚经历了一次风险。

    负责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周总理,在一次乘坐美国和谈调节人马歇尔的专机去南京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个笔记本丢在了专机上,这个笔记本上有熊向晖的地址,旁边还有一个熊字。

    马歇尔的副官很快就把这个笔记本按照保密手册的要求给送了回来,但是总理确认不了里面的内容是否已经泄密。

    总理立即把这一情况通知了熊向晖,并起用了几个应急措施来保护他的安全,但是观察了十几天以后,没有发觉胡宗南对他有任何怀疑的迹象,这才让他继续在胡宗南的身边潜伏下去。

    胡宗南在死了刘勘和严明以后又拼凑了六个师的兵力,重新组建了一支机动部队,并且调任老资格的将领裴昌会来出任司令长官,在广大的西北地域实施机动和重点防御。

    这就是国民党胡宗南集团的悲哀了,一个几十万人的大战略集团,被一个当初只有两万多人,非常弱小的部队逼到了这种程度,真是不可想象。

    会场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