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1章 战兰州之血染战旗红(第2/3页)  少年之烽火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刀,大刀对马刀,冲到了第二道防线的解放军31团与青马军胶合在一起,两支军队如同洪水猛兽一样猛的碰撞在一起,打起最残酷的白刃战。

    白刃战是交战双方都不愿意使用的战术,一般的情况下也就是几分钟已经决定胜负了,可是在四九年八月的兰州城外,解放军第四军31团与青马军的白刃搏斗却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还没有结束,双方死亡累累,尸体成堆成片。

    近距离反击是马家军最惯用的战术,可是近战和白刃占也是解放军的看家本事之一,红军和八路军是打近战的老祖宗,是靠打近战起家的部队,因此当青马军嚎叫着冲下来的时候,战士们一点惊慌都没有,而是挺起刺刀,毫不犹豫的迎了上去。

    血肉横飞,刺刀见红,比狠、比不怕死、比勇气,解放军还没有服过任何人或者部队。

    战斗打到中午,一个叫赵发祥的战士身边只有一个人了,他所在的班包括班长在内已经全部牺牲,他想到附近的兄弟班去,又想起战役前写的决心书,没有什么文化的赵发祥写的决心书上只有一句话“剩下一个人也要拼到底”。

    想起了决心书的赵发祥决定就自己干了,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他就代表他们全班,代表牺牲的战友,下了必死决心的赵发祥找到了敌人遗弃的一挺机枪,在一道交通壕的拐弯处利用自己占据的有利用地形,对青马军的反击部队不断扫射。

    赵发祥是一个老战士,对武器的使用非常熟练,他所射击的目标都是那些冲的最凶的,叫的最欢的,提着马刀乱喊乱叫指挥的,三发点射精准及了,嗒嗒嗒、嗒嗒嗒的射击声一直保持着。

    子弹从前胸打进去,又从后背穿出来,从脑袋打进去,就把整个脑壳炸碎,有了赵发祥这一挺机枪的支持,他所在的阵地竟然奇迹般的稳住了。

    四连的司号员孙明中只有十九岁,是全团有名的机灵鬼,从团长到战士都非常喜欢他,说起他来还有一段小故事,一次在集市上,一个老乡故意和他开玩笑说:“嘿,看你这个同志走路抬头挺胸的,肯定是个官吧?是排长吧?”

    小孙把脖子一抬:“哼,排长算什么。”

    老乡非常惊讶了:“乖乖,连排长都不放在眼里,难道还是个连长不成?”

    小孙没有说话,只是哼哼了几声,老乡更惊讶了:“我的老天爷,连长也不放在眼里,这个小不点不会是个营长吧??”

    孙明中实在是忍不住了,最后哈哈大笑着回答:“告诉你,我是个司号员,我的号一吹,团长也得听我的。”

    小孙的故事迅速传回了团里,到最后连团长王学礼都知道了,司号员孙明中也就成了31团鼎鼎大名的人物了。

    其实孙明中最佩服的还是他们的连长和指导员,挎着驳壳枪,指挥百十多号人,要多威风就有多威风,所以孙明中每时每刻都在跟连长和指导员学习。

    战斗打响以后,孙明中身上缠满了手榴弹,紧紧的跟在连长身后,向沈家领的主阵地猛扑,后来战斗越打越激烈,情况也越发危急,指导员牺牲了,连长也牺牲了,副连长牺牲了,副指导员也牺牲了,全连的排以上干部全部阵亡,一百多人的四连只剩下了十几个人。

    十九岁的孙明中哭了,他拿起连长的驳壳枪和指挥旗,指挥着剩下的十几名战友面对着成群结队上来的青马军士兵死守不退,子弹打完了,这个小战士去背子弹,手榴弹打光了,他又去冒着弹雨抗手榴弹,总之是一句话,四连用生命换回来的阵地死也不能丢。(兰州战役结束以后,孙明中被上级党委任命为新组建的三一团四连连长)

    二连有一挺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这挺机枪是二连的宝贝,攻击的命令发出去以后,几名战士就抬着这挺重机枪向上猛钻,正猛跑间与青马军的反击部队遭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