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0章 让人头疼的工作队(第2/3页)  少年之烽火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一营看似人员不少,可一但分散开就老是觉得人手不够用。

    人员紧张,太紧张了,用李江国日常的口头语来讲就是,什么事都要人去解决,大事小事都要营长做决定,简直是箭箭不离腚,太他娘的操心了。

    老李是被地方工作上的烦琐事情给累怕了,所以才发点牢骚,但人员紧张也确实是真的,为此营长李江国还想去找旅长李勇和政委王成德请求点支援,但是他这个想法被他们营里的教导员和副营长劝住了,这两人的意见是,现在到处兵力都紧张,旅里的兵力也不宽裕,如果都象一营这样去找旅里要支援,旅长和政委的日子还能过吗!!

    李江国想想也是,旅把五个步兵营和一个侦察营全部都放出去做群众工作,旅里能集中的兵力连以前的一半都不到,已经感觉到人员不够用了。

    新疆地域辽阔,面积太大了,大到每个营需要负责的地域范围都不小,家家都感觉兵力不够用,而按照旅长的意思,旅部里留守的人员是做为机动力量存在,是做为应急而准备的,在不到最关键时刻是不能随便动用的,想通了这一点,李江国也就再也不喊什么要支援了。

    李江国不在去找上级要支援,可是不代表别人不去找他,在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眼里,一营的一千多人就已经是一支了不起的大部队了,营长李江国则是个手里握有重兵的指挥员,是个在地方干部眼里很厉害和可以依靠的牛人,这不吗,有人找上门来了,这个被警卫战士带进来的人就是个来请求支援的干部。

    来的人年纪不大,看模样还不到三十岁,可以说是李江国的同龄人,身材偏瘦,但精神头很足,一身崭新的土黄色军装,腰里扎了一条皮带,还斜垮着一支驳壳枪和一个皮制的公文包,白白净净的脸蛋上架了一副眼睛,一看就知道,这是个读过书喝过墨水的知识分子。

    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这个指挥员模样的人说明了来意,他姓张,是一个工作队的队长,被上级指派去前往一个名叫伊悟的小县城做地方工作,除了接收当地政府以外还要帮助开展群众活动。

    让人发愁的是,他手里只有五十多个人,这五十多人里还有一半是刚刚参军的学生兵,战斗人员只有不到三十人,武器也很简陋,只有一支驳壳枪和二十几支步枪,弹药也不多,根据情报显示,伊悟的社会情况又很混乱,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感觉到他们五十多人的工作队力量实在是太单薄,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应对,所以张队长想请求主力部队给予一点支援,派点部队和他们一起去伊悟执行任务。

    这一下难题来了,工作队的张队长之所以找到了李江国是因为附近只有一营这么一支解放军的正规部队,请求部队支援就只有找他们。

    支援地方工作是部队的任务之一,旅长李勇和政委王成德在临行的时候都交代过,张队长的请求无可厚非,也是正常的,可是营长李江国却犯了难。

    一营离旅部很远,不用说是步行了,就是坐汽车也得两三天的路程,营里没有电台,有线电话也还没来得及接通,在营里兵力本来就很紧张的情况下,怎么支持地方工作就成了让李江国头疼的大问题。

    通讯联系不畅始终是解放军的一个弱项,旅也一样,旅里虽然缴获了几部电台,但也不可能让每一个营都装备上,掌握有密码的电台操作人员更是宝贝中的宝贝,一个都损失不起,所以只要部队一单独撒出去就只能是执行任务了,大多数的时候靠的是指战员的经验、意志和决心。

    (就算是步话机这类很普通的通讯装备,在解放军的部队里也是宝贝中的宝贝,朝鲜战争初期,有很大的一部分入朝部队在东拼西凑的情况下才能把每个营装备上一部步话机,下属的连和排就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李江国头疼啊,以前和旅主力在一起的时候多好啊,出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