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亚洲金融危机(一)(第3/8页)  红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国人非常难以接受的地步。

    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开始大面积的讨论杨少宗的个人财富问题,同样有人开始讨论杨少宗和中旗系操控中国股市的问题,可没有人能拿得出证据。

    你可以说杨少宗操纵中国股市,但又如何解释中旗系在港股的高市值?

    仇富的意识还是很强烈,在敬佩杨少宗将一半财富捐出来做慈善时,大家还是更多的怀疑杨少宗的财富来历不明,有人甚至觉得杨少宗是做贼心虚。

    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不管杨少宗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愿意拿出1130亿rmb做慈善事业,特别是专注于从事教育和希望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震撼心灵的事。

    杨少宗并不在乎别人的怎么说,他只是做他想好的那些事。

    虽然有一半的财产被剥离了出来,可毕竟还是在他的控制下,他还是要让这些资本继续翻滚下去,翻滚的更多,投入的更多。

    做教育,做重工,做高科技,做他想做的一切事,直到他彻底决定退休,做一个再也无所谓天地如何变化的人。

    在国内媒体、香港媒体,甚至是整个世界媒体都在集中他的捐款事宜时,他早已悄无声息的抵达香港,开始关注他人生中可能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东南亚金融危机。

    ……

    毫无疑问,泰铢风险是泰国政府造成的,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做为资本溢出的主要受益国,泰国原本也该陷入金融危机,但是,利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泰国不仅熬过了91年的危机,还使得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真的是在增长吗?

    显然并不是这样。

    泰国的实际情况是外汇储备不断下滑,外汇收支每年都处于逆差状态,同时又不断加大泰铢的供应,为了保持联系汇率,只能不断支借更多的短期外汇来平衡。

    泰国政府为什么这样做,毫无疑问是要粉饰太平,确保执政党的经济成绩,而这就是泰国最终首先遭殃的原因所在。

    比这些更糟糕的问题在于,泰国本身并没有做好整体工业的发展和提升工作,甚至缺乏相关的实际规划,整体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于地产,当地产业陷入危机后,必然导致大量呆账,使得银行和其他关联金融机构也陷入更大规模的危机。

    1997年2月14日,新加坡外汇市场交易员开始透lu消息——泰国央行在现货市场沽出泰铢,并买入一些长期合同,意图将利率压低,这和泰国央行在过去半年中的操作相反,而这意味着泰铢的压力比较特别。

    觉察到这个情况后,中旗投行开始迅速加快沽空半年期和一年期的外汇沽空的长期合同,同时调整手里的各国货币储备和美元,在东南亚的资产投资也开始快速抽回。

    实际上,这是东南亚危机的第一次lu出yin霾,人们开始怀疑泰国央行到底在做什么,毫无疑问,投行和对冲基金们知道,泰国央行在过去几个月里吃下了很多长期合同,意图缓解泰铢的下跌压力。

    最糟糕的是泰国方面的情况已经如此危险,虽然不断有泰国的本土经济学家在提出问题,可人们更相信只是反对党的宣传,特别是泰国政府方面也如此坚定的宣称,而泰国的商人和国民们,特别是那些比较富裕的小商人、中产阶级则是狂热的相信泰国经济仍然是非常光明的,很有前途。

    他们也许会惊讶,天啊,居然有人愿意沽空泰铢,这怎么可能!

    比这更糟糕的是投行们仍然在宣扬亚洲经济的奇迹,不断有投行的首席分析师站出来宣称泰铢没有多少问题,这个地区的经济仍然是非常健康的。

    你们要明白,对冲基金用的是杠杆,而真正负责出资沽空的操作者、经纪人都是投行。

    投行永远是贪婪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