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1章枪杆子里出政权(第1/3页)  天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1章枪杆子里出政权

    陈希烈心下腹诽,心道你这李亨着实虚伪,这事儿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何必再故作姿态?赶紧应承下来,也好了结此事,登基称帝名正言顺,也好稳定朝廷的乱局。

    现在的大唐朝廷,可真是够乱的。

    年前这几天,张继勇罢官,陈玄礼被杀,李豫被削亲王爵勒令闭门思过……如果再不安定下来,无疑会越来越乱,一旦乱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就很难收场了。

    所以,站在陈希烈的角度来看,李亨在这个时候举行登基大典,称帝改元,有稳定朝廷局势和安定天下大势的重要作用。

    若是再这样继续乱下去,吐蕃人肯定会蠢蠢欲动,而范阳的安禄山也不会安稳。

    但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能直接说。

    陈希烈再次叩首在地,慨然道,“殿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不输于陛下当年,如今陛下病体缠绵,无法署理国事,殿下应当机立断登基称帝,顺应民意,此乃天下黎民百姓之福也!”

    “殿下当进皇帝位!”

    “殿下承继帝位,亦是陛下所愿,请殿下三思!”

    “殿下,事关社稷江山,实在是拖延不得了……”

    陈希烈的话音一落,诸多太龘子党人开始连声附和,有些甚至叩首在地,做出了一副痛哭流涕的样子。总之,劝进的气氛很足,李亨心里欢喜。

    李亨正要顺水推舟,应允下来,却不料杨国忠猛然站了出来,躬身一拜,朗声高呼,“殿下,臣以为不妥。”

    杨国忠这话一出,殿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李亨继承皇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也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杨国忠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唱对台戏,让众人大吃一惊。

    而李亨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他冷冷凝视着杨国忠,淡然道,“杨相有话但讲无妨!”

    “陛下春秋鼎盛,虽有小恙,但略加调养未必不能恢复康健。而陛下尚在养病之中,这些人蛊惑殿下登基称帝,究竟是何居心?岂不是要陷殿下于不忠不孝之境地?又何以取信天下万民?国忠以为,殿下监国名正言顺,继承帝位应在陛下百年之后!”杨国忠一反常态地拜倒在地,“为天下社稷江山计,臣不得不冒死进谏,还请殿下三思而慎行!”

    紧接着,不少杨派干将都纷纷站出来附和杨国忠的话,呼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

    张瑄扫了一眼,见起码占到了满朝文武的半数以上。由此可见,虽经过多次“挤压”,但杨国忠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觑。

    其实杨派这些人也是迫于无奈,被动地跟着杨国忠起身表态,反对李亨登基称帝。

    李亨如今拥有实权,继承不继承皇帝位,都无关紧要。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旦李亨称帝,张家和太龘子党人便会趁势而起,由此,杨派众人便会逐渐被清理,下场一如当年的李林甫及其党羽。

    李林甫的前车之鉴不远,杨派众人焉能不引以为戒。

    杨錡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站着没有动弹。他虽然是杨家之人,但如今他与杨涟一样渐渐投入了张瑄门下,张瑄没有动静,他也就咬了咬牙没有跟杨国忠的风。

    哥舒翰、程千里、颜真卿、安思顺等人则以张瑄马首是瞻,神色都有些复杂地凝视着跪在地上一大片的杨派之人,默然不语。

    李亨的嘴角哆嗦了一下,他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脸色说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杨国忠竟然能蛊惑这么多的臣子,竟然占了满朝文武的半数以上,这可是足以左右朝廷局势的力量。

    李亨无力扬了扬手,又无力地放了下去。

    他纵然有办杨国忠的心思,但杨国忠啸聚这么多人,他又怎么下手?所谓法不责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