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7章 订婚(第2/3页)  天下节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与天家结亲,正好趁这个机会入中枢,典机密,前途不可限量;但还有人认为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吕吴以前并没有安置,原先中书舍人参与机密,起草诏书的职权其实是由高奉天所在的幕府诸曹和陈允的枢密院来分掌的,高、陈二人的资格和潜势力远远高过崔含之,就算崔含之被任命了这个衔头,可未必能从这两个大佬手中分出一杯羹去,只怕大王的本意是拿这个清贵的衔头给亲家,顺便点缀一下圣朝景象。但是那些知道的更多,看的更远的人们从这个任命中却看到了更多的东西,崔含之上书要求减兵停役,休养生息,这是和大王这些年来方略是截然相反的,大王对于奏折不置可否,留中不发,但却将崔含之调入中枢,参与机密,这难道是要改弦易张的前兆?再联系起与崔家的联姻,世子掌管上游军事大权这系列行动,众人纷纷感觉到圣心莫测,天佑十五年初春的建邺城,就好像城外江边的芦苇一般,随风飘荡,谁也不知道下一刻将会倒向哪边。

    潭州,楚王宫,这座马氏的旧宅已经换了新主人,在权力的驱使下,本来有些破损的宫室已经被装点一新,被重新涂过一遍的墙壁红的发亮,就好像此时府中的气氛一般。

    “恭喜将军!”

    “贺喜将军!”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笑容,每一张嘴都喷射出各种各样的谀词,这一切的中心就是坐在首座的那个人——新任潭州刺史,湖南道制置副使,西北行营副都统,粮料使钟延规。

    一名青衣文吏高声笑道:“将军此次当上了副都统,粮料使,这都统可是吴王世子,这分明是吴王将自己的继承人放到将军身旁,让将军扶上一把,有此可见将军圣眷之隆,只怕满朝文武,无一人能及呀!”

    “不错!”

    “正是!”

    那青衣文吏的谀词激起了一片附和声,在这个时候,故作清醒是招人恨的,只有“花花轿子大家抬”,才是为官之道。钟延规倒还清醒得很,他摆了摆手,笑道:“这话可过头了,什么满朝文武圣眷没人能及我,这可是要害我呀!”

    那青衣文吏闻言有些紧张,他正想着如何巧妙的转过话头,摆脱这种窘境,却听到钟延规接下来的话:“不过方才于先生有句话没说错,大王让我当这粮料使,的确是圣眷颇隆。眼下明摆着就要用兵荆襄了。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些年仗打下来,江西,江东、淮西的老百姓都快吃草了,大王让我这个潭州刺史、湖南道制置副使来当粮料使,明摆着就是让我从湖南这边解决粮饷问题,让那边喘喘气。来,来,来!你们说说,这粮草问题该怎么解决呀?”

    钟延规话音刚落,屋内顿时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原因很简单,固然江西、江东、淮西这些吴国治下的百姓已经被压榨的快要吃草了,可就在他们治下的那八州土地上,双方十余万大军刚刚你来我往杀了个不亦乐乎,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征粮征饷,那简直和百姓口里挖粮食没啥区别。

    钟延规看到手下都不开口,倒也不着恼,突然,他指了指方才那个说话声音最大的那个青衣文吏,笑道:“于先生,你就先来说说吧!”

    那青衣文吏此时不由得大骂自己方才为何那么大声,引得钟延规的注意,惹来了麻烦。他咬了咬牙,字斟字酌的答道:“小人见识浅薄,若有说的不当的地方还请将军见谅。以小人所见,湖南百姓虽然相较江西、淮上百姓要好些,但这些年的仗打下来,也是积蓄不多。而且与荆南交恶之后,茶叶无法北运,不少茶农已经困顿不已,将军若要加征粮税,只怕,只怕——”那青衣文吏看了看钟延规的脸色,一咬牙道:“只怕会激起民变!”

    “嗯!”钟延规点了点头,不置可否。那于姓文吏本是楚地旧人,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