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之后,他将先食物放在地下,用左手将那人的头扶起,用右手将陶钵里的水慢慢灌在那人的嘴里。灌了几口之后,那人便醒过来了,自己坐了起来。
“赶紧吃点东西,我看你是饿昏了。”舜看那人醒过来了,劝说道。
那人看到舜从地上拿起的食物,也没有吭声,赶紧将舜手中的食物抓在自己的手里,往嘴里就塞。
“慢点!不要吃得太猛。”看着此人狼吞虎咽的样子,舜的心里已经明白,这个人的确是饿坏了,急忙劝说道。
那人听到舜的劝说,觉得有点不还意思,就放慢了吃的速度,但刚才因为吃得太急,还是噎住了。舜赶紧将陶钵端起,说道:“先喝点水,冲一下,不敢吃的太急了。”
那人接过陶钵喝了一口水,然后将陶钵放在地下继续往嘴里添食物,不过还是放慢了填食的速度。
不一会儿,那人风卷残云,就将舜拿给他的食物吃完了,端起陶钵将剩下的水全部喝光了。
“行了,一会儿到我家再吃点。我是怕你一下子吃得太多吃出毛病来。”
“谢谢!谢谢救命之恩!”这个人此刻才缓过神来,看着眼前这个和善的年轻人,连声道谢。
“老哥,你是哪里之人?要到哪里去?”这个时候,舜才开口问道。
“我是豫州之人,要去历山。”
“历山有亲戚吗?”
“没有。”
“那你到历山干什么?”
“唉!一言难尽。去年,家乡遭了蝗荒,庄稼颗粒无收,本来就无隔夜之粮,这一遭灾更是雪上加霜。家里年迈父母,体弱多病,没食物可吃,身体每况愈下。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我到地里、山上到处寻觅食物。可那可恶的蝗虫不但毁掉了庄稼,就连地上的野草也被被它吃的光秃秃的。我只好刨挖地下的草根,拿回家煮熟,奉养年迈的父母。因为父母年迈,一直体弱多病,加之长时间的填不饱肚皮,饥寒jiāo迫,于去冬初春相继亡故。葬了父母之后,我便一路乞讨,走到这里。”
那人介绍完后,舜早已是泪流满面了。他的眼前一直浮现着那两位忍饥挨饿的老人的面孔。这个人的话已经说完了,他还没有回过神来。
“恩人!你为什么哭了?”那人不解地问道。
“哦!没有什么。”舜急忙用衣袖擦了挂在脸颊上的泪水。
舜回过神以后接着问道:“那你到历山来干什么?”
“我听说历山有一个大善人叫舜,那个人不但很善良,还是个大孝子。听别人传言,那个人很有本事,教历山人耕田,这里的庄稼长得比任何地方都好。他还能说出很多道理,历山的人都服他。我就是奔着他来的。”
“惭愧!惭愧!他不算是一个孝子,你才是一个大孝子。”舜听罢那人的一番话,顿时觉得非常惭愧。自己的父母将自己赶出家门这还算是一个孝子?于是急忙说道。
“难道外面传言有假吗?我想不会!你是不是和那个舜不合适,故意诋毁他的?”
“不是,他的确不如你孝顺。在灾荒之年,你到处寻找食物奉养父母,不管怎样你做到了床前尽孝。可他总是让自己的父母不开心,一个让自己父母驱赶出家门的人还能算是一个孝子?请以后不要这样传言了。”舜急忙解释道。
“眼前的这个人绝对是个好人,想着他是不会说谎的。难道外面的传言真的是假的?”那个人听着舜的解释,心里就一直在想。几百里路前来投奔难道错了吗?不会呀!等见到本人再说。说不定不是他说的那个样子。那人虽说对舜的话相信了,但他还是不死心,那个大孝子可是他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呀!
舜看到那人低头不语,便说道:“不说这些了,先跟我到我家。既然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